北交所五方面发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开市三周年257家公司总市值6700亿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 刘倩雯

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迎来开市三周年。

截至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已有257家,总市值近6700亿元,超八成为中小企业,近九成为民营企业;北交所合格投资者超760万户,公募基金、私募创投基金等参与度持续提高;市场交投逐步活跃,今年北交所日均成交额超95亿元,日均换手率超4%。

三年来,北交所紧密围绕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核心目标,以推进市场高质量建设为导向,取得显著发展。北交所表示,未来将从五个方面发力,推动高质量建设北交所向更高水平迈进。

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经过三年的探索与实践,北交所成功推动金融资源向创新型中小企业聚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北交所始终坚持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定位,以关键制度创新为突破,持续完善市场功能,优化市场生态,致力于推动投融资两端协调发展,并不断丰富产品和功能体系。

三年时间,北交所上市公司已从最初的81家增长至如今的257家,总市值6694.95亿元,其中,超过八成为中小企业,近九成为民营企业。市场参与者持续增加,合格投资者数量已突破760万户,公募基金、私募创投基金等机构的参与度不断提升,市场交投逐步活跃。今年,北交所日均成交额已突破95亿元,日均换手率超过4%。

过往的三年里,北交所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八成以上投向绿色低碳、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超九成,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占比近八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一半,10家公司获得国家级“单项冠军”认证,16家公司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借助资本市场融资支持,部分公司专注产品创新,荣获国家级单项冠军,发挥了稳链补链强链的重要作用。

在地方经济服务方面,北交所也积极发挥作用。在北交所上市公司中,县域企业37家、民族地区企业11家,在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市三年来,北交所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市盈率中位数17倍,形成较为稳定的估值中枢,累计发行融资超540亿元,平均每家2亿元,规模不大但惠及面广,总体符合中小企业发展特点和资金需求,也进一步促进了各类资金贯彻普惠金融理念,畅通了私募创投“募投管退”的良性循环,让有限的社会资源惠及更多的中小企业。

此外,北交所不断平衡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回报投资者关系,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等举措回报投资者。今年以来已近九成公司实施分红,合计金额63.05亿元。

五大举措推动高质量建设

在“创新”优势加持下,在北交所上市的中小企业发展呈现韧性,三季报显示,这些中小企业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24%,超八成实现盈利。为了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北交所将从五个方面着手,不断优化市场结构,提升市场功能,向更高水平迈进。

首先,北交所将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质生产力的需求,北交所将立足市场定位,针对性地完善上市标准和审核机制,丰富产品工具,并增强制度的包容性。特别是将建立更加精准的支持体系,帮助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在北交所顺利上市,推动高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

在投融资两端的协调发展方面,北交所计划在投资端,优化投资者结构,培育耐心资本,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在融资端,丰富并购重组和支付工具,完善“小额、快速、灵活”的再融资机制,优化股权激励制度,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机制。

为了进一步丰富北交所产品和功能体系。北交所也将稳步推进政府债券交易功能落地,持续优化债券交易机制。优化新股发行定价管理机制,推动公开发行可转债、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业务落地,研究推出北交所专精特新指数。

此外,北交所还将进一步发挥新三板的培育和规范功能,优化分层制度,推动三四板与主板的有效对接,为沪深北三家交易所输送更多的优质企业。

最后,北交所将进一步完善共建共享的市场生态,加强与工信、科技、司法等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同时,引导上市公司加大对投资者的回报,发挥公募基金管理人分类评价、证券公司分类评价等机制的作用,引导各方合力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通过这些举措,北交所将在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不断提升市场的包容性和活力,为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