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2024年本科毕业生超八成升学

新京报讯(记者杨菲菲)近日,北京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23-2024学年)发布,公布了该校本科教育的基本情况、师资、教学建设与改革、专业培养等方面的最新情况。报告显示,北大现有本科专业137个,其中3个为新办专业,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共有44294人。

在专业开设上,本科12个专业类别中,除农学和教育学外,其余类别北大均设有相关专业,其中,理学专业最多。该校137个本科专业中,理学专业有41个,占34.17%;文学专业有30个,占25%;工学专业共13个,占10.83%。

数据显示,2023-2024 学年本科在校生18104人,全日制在校生44294人,本科生数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38.17%。

北大的本科生毕业后去哪儿了?报告显示,2024年该校共有本科毕业生3725人,实际毕业人数3718人,毕业率为99.81%,学位授予率为97.79%。截至2024年8月31日,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3.81%。毕业生最主要的毕业去向是升学,占84.23%。其中出国(境)留学641人,占18.38%。

教师队伍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记者了解到,北京大学现有专任教师3249人、外聘教师306人,折合教师总数为4003.5人,按折合学生数72722计算,生师比为18.16。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2950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90.80%;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3215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98.95%。

越来越多的教授加入给本科生上课的队伍之中。北京大学强调高水平教师承担本科教学,要求教师每学年需要完成96学时工作量或独立承担两门课程,引导教授全员参与本科生培养,并将承担本科教学作为教师和院系考核的重要指标。数据显示,承担本科教学的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有1233人,以该校具有教授职称教师1738人计,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比例为70.94%。

本学年,紧抓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数智技术,北大在专业建设、 课程建设、人工智能赋能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与监控等多方面积极主动推动本科数智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与此同时,北大进一步推进本科实践教学,建立了实验实训、实习实践、科研实践三类实践教学课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针对未来发展,北大表示,目前数字化教材建设在功能设计、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在内容和形式上需提升和改进,拟继续加强数字化教材建设工作,推出一批高水平数字化教材。

同时,当前学业评价的选拔和管理功能强调较多,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突出不足,学生中存在片面追求GPA的倾向。北京大学拟进一步改革完善学业评价机制,为学生创造更包容的成长环境,给予学生更多试错空间。

此外,针对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等,北大也计划进一步细化课堂教学工作量和非课堂教学工作量考核,与人事考核工作联动促进结果的运用,进一步整合教师工作量考核、院系绩效考核、本科教学质量状态数据等系列工作,推进质量保障体系完善和数据分析运用。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