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设展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本科生毕业作品
在奇妙的设计世界中,冗余信息无所不在;逃离无效的信息检索、带上最集中的注意力,在欣赏中学习、在交流中理解。让我们用更加开放和包容的视野靠近设计世界,走进各大设计艺术院校的毕设展新视界!
矮凳网的“毕设展”专题,将持续与你分享,来自全球各大设计艺术院校的部分优秀毕业作品,同时也欢迎高校与我们联系,共同为新生代设计师们创造机遇。
第20站,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本科生作品)
(节选)
《 针对都市青年食品消费需求的产品及服务设计 》
作者 | 高歌
指导老师 | 赵超
针对都市青年租住房用户群体,搭配智能饮食规划系统,集食材保鲜、速食加热为一体,实现便捷存取食材、快速“轻烹饪”和便捷带饭等功能。适应小空间居住环境,满足快节奏生活方式下青年群体对于饮食质量的需求。
《 “三轨”先进空间站 》
作者 | 马思然
指导老师 | 邱松
在基于中国传统锁甲防御机制的形态研究之上,产出了一种新型锁甲结构。依靠这种锁甲结构的形态优势设计一种未来可自行抵御近地轨道太空垃圾的先进空间站,以提升空间站的安全性与使用寿命。
《 基于〈千字文〉中字形字义
及精神内涵的启蒙展示互动设计 》
作者 | 梁国东
指导老师 | 刘强
本设计方案围绕中国传统启蒙读物《千字文》展开,通过展览的方式普及《千字文》作为识字读物的价值,同时也通过展览本身的结构形态及空间去诠释《千字文》当中具有代表性的精神价值,最终以游戏的方式加强与各文化背景的青少年间的互动。
《 风格迁移设计探索 》
作者 | 张鑫
指导老师 | 邱松
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需跟随人的操作速度进行计算,没有发挥出其真正的算力。随着AI 的发展,计算机是否可以帮助我们生成多种方案?本设计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结合中国青铜器的形态特点,进行汽车形态的设计探索。
《 针对自理老人的家用浴舱设计 》
作者 | 王嘉睿
指导老师 | 刘新
本设计针对居家养老的自理老人,增强洗浴的安全性与舒适性。通过设计满足自理老人淋浴、坐浴、盆浴三种方式,来达到生理层面的清洁干净、心理层面的舒适满足以及整个过程中的安全。
《 中国女性主义文化展示设计 》
作者 | 陈安琪
指导老师 | 范寅良
作品以传统展示形式结合景观、空间氛围营造,基于中国女性主义文化背景与后疫情时代情境进行展示设计。旨在歌颂中国杰出女性、提高中国文化自信,同时呼吁关注全球女性平权问题。
《 得闲博物馆 》
作者 | 陈祉璇
指导老师 | 陈洛奇
火车里的“广东早茶”文化体验型博物馆。
介绍与体验广东早茶的文化。旧的绿皮火车本身自带有复古情怀,本身相对“慢节奏”、“亲民”,有“时光感”、“老物件收集价值”,旅途贯穿中国南北,从哈尔滨到广州(从“冰城”到“羊城”),被称为最美火车。在这列火车上节选一些车厢设置博物馆,同时设置早茶用餐服务:火车列车的小餐车与广东早茶点心小车的上餐形式其实是相契合的,在普通的车厢里让人们喝上一壶茶、直接品尝到一小部分的早茶茶点,体验广东早茶的魅力。
《 对电竞选手手部健康问题的操作设备设计 》
作者 | 富嘉铭
指导老师 | 王国胜
针对目前电竞运动员的手部健康问题,研究目前市场上和赛场上的电竞操作设备的不足,在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的竞技环境中将当前鼠标和键盘的功能进行整合并提出设计方案。
《 满足多种坐姿的动态人体工学椅 》
作者 | 郝毅
指导老师 | 刘振生
希望通过座椅规范人的坐姿,给坐者提供连续的、灵活的支撑,促使身体更好的适应倾仰、跪坐、背坐等一系列坐姿。无论姿势如何,都能通过精巧的结构和合理的调节,实时回应人的需要。
《 “Power Speech”视频会议设备 》
作者 | 王维康
指导老师 | 蒋红斌
COVID-19疫情限制了线下会议活动,使线上会议成为大部分行业工作交流的刚性需求。本设计是一套针对高校、商业公司或个人,为正式的线上会议提供的共享使用或私有形式的网络视频会议设备。
《 体育赛事现场自媒体转播装备设计 》
作者 | 石昊辰
指导老师 | 杨霖
以5G技术和对未来自媒体赛事转播模式的构建为基础,为体育赛事现场自媒体人员设计可穿戴、模块化的转播设备。产品整合AR画面显示、看台视角拍摄、画面内容制作等功能,为用户提供更便捷完整的工作流,丰富观赛体验。
《 Porifera-Bricks 沿海构件 》
作者 | 华弘
指导老师 | 邱松
Porifera-Bricks是基于仿生设计的沿海防波构件。通过对于多孔动物门中的六放海绵纲生物的结构分析模拟,应用到碎浪石的力学结构设计中。同时仿生构件增强了潮间带人造景观的异质性,为沿岸海洋生物与人类创造了融合边界。
《 大爷 TOP DOG 》
作者 | 项雅特
指导老师 | 刘振生
这一系列的作品取材于猫最日常的生活,密切与生活接轨,表现猫的古灵精怪,性格乖张,勾勒出一个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寻常猫生”。与生活日常产品做结合,让被定格住的猫咪与产品发生碰撞,密切的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 ”Threcycle”智能资源回收设施 》
作者 | 朴振爀 (Jinhyeok Park)
指导老师 | 刘新
在中国严重的垃圾问题背景下,垃圾分类是最基础实践方式,为了更加有效和推动参与垃圾分类,“Threcycle”是实现针对三种材质的饮料瓶和纸箱子,进行专门回收与处理,最终实现针对有价值的可回收资源,减少交叉污染,得到高质量再生资源。
《 多功能互动性厨具 - 库踱COOD 》
作者 | 李国荣
指导老师 | 杨霖
本设计适合于不久未来的智能厨房,科技烹饪、提高效率。
本设计把高压箱、磁炉、智能调料盒合为一,配合社交网络技术,能为使用者提供展示自己厨艺,或者向其他人学习的实时性平台。
《 基于社区公共宣传的可移动式展架设计 》
作者 | 严兮妤
指导老师 | 范寅良
针对社区公共宣传现有痛点:宣传方式单一,宣传内容更新缓慢,结合社区居民对于宣传道具多功能的需求,立足于可移动式展览的蓬勃发展,设计了基于社区公共宣传的可移动式展架。
《 基于社交焦虑女性的
可穿戴产品设计(E nn O) 》
作者 | 孙琪
指导老师 | 赵超
以有社交焦虑情绪的女性群体为设计对象,以可穿戴的手环与颈环为产品形态基础,对用户社交时的身体、心理状态进行监控,监测情绪变化,并基于微电流疗法对负面状态进行缓解。
《 家用健康管理智能便器一体机 》
作者 | 朴炳建
指导老师 | 刘新
本次作品主要针对居家老年人养老需求入手。加座便器与血压、血糖、心率、体重、体脂和尿液检测系统相结合,打造家庭固定健康检测平台,以此来进一步改居家养老条件。
《 中国侠文化的空间表达 》
作者 | 戴雨峰
指导老师 | 刘强
以意象化的方式体现“侠意”的五种精神,引导观者体会“侠”的意境,宣扬中国传统的“侠”精神,唤醒人们心中对“侠义”的思考和兴趣,从而起到传播侠文化的作用。
《 基于沿海城市地区的海水淡化饮用器 》
作者 | 王凤漾
指导老师 | 杨霖
淡水资源短缺,解决在海上航行的淡水问题对解决远程航海至关重要。通过资料调研、问卷调研及实际考察访谈等方式,切实了解沿海渔民的用水问题,结合现有的海水淡化体系和智能方案,提出解决沿海城渔民饮用水的系统解决方案。
(节选)
《 弃土遍路 》
作者 | 陈金昆
指导老师 | 向帆 李德庚
“弃土遍路”是一款作者自主开放的(mobieus)插图风格的独立游戏。通过非真实渲染技术描绘了一个科技高度进步后崩溃的废土世界,以第三人称解谜为主要玩法,从情节、建模、动态、渲染到声音生成等方面探索了游戏设计的方法。
《 旧事点忆 》
作者 | 崔佳露
指导老师 | 向帆 李德庚
本作品搭建虚构的“旧闻档案”,用书籍的方式,将曾经发生过的高热度舆论事件重现在人们的视角中,以此引发人们对互联网背景下记忆与大量信息之间关系的思考。
《 “Tasty娘惹糕” 品牌视觉系统设计 》
作者 | 邓世劼
指导老师 | 华健心 陈楠
“Tasty娘惹糕”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着重于娘惹图案再创作及应用。设计基于图案原型和色彩搭配风格,用扁平化的表现风格对娘惹图案进行重新创作,并在其中加入了有代表性的马来西亚动植物元素。尝试通过新娘惹图案的设计应用呈现具有东南亚特色的娘惹糕点品牌视觉形象。内容主要包括品牌形象、包装设计、海报设计及其他应用设计。
《 锈土 》
作者 | 邓雨晴
指导老师 | 马泉 陈磊
随着资源的枯竭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工业开始走向衰落,作品基于工业遗迹空间“巨大、粗糙、晦暗、危险、力量”的审美特性进行游戏视觉设计的探索,并将承载了一代人光荣和记忆的生活元素融入其中。
《 嘿,我在 》
作者 | 刁雪
指导老师 | 何洁 祖乃甡 徐小鼎
觉知是一种身与心的同频共振,如果我们习惯了身心分离的生活状态,身体就可能成为工具,我们的生命就也会被自己活成工具。作品让身体动作在绘画与录像的互文中自相隐喻,尝试着触发人对身体当下经历的觉知,祝福人们去拥抱更完整的生命状态。
《 巴哈撒罗惹——语言马赛克 》
作者 | 冯筱然
指导老师 | 祖乃甡 何洁 徐小鼎
马来西亚华人间有一种独特的语码转换现象,又称“语言马赛克现象”,指主体语言的词汇或词组夹杂着少许客体语言的词汇或者词组,进而形成一种多语并用、混成一体的特殊口语,其中包括英语、马来语、华语、客家话以及福建话等。作品通过设置脚本实现一个半开放式情景剧的演绎。
《 color lab 色彩实验室 》
作者 | 付若琳
指导老师 | 徐小鼎 何洁 祖乃甡
古希腊著名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分析了人类的体液成分,总结出了四种不同的体液类型: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并提出了 “体液学说”,即不同体液所占的比重不同,会导致人们有着不同的气质类型。《色彩实验室》即是通过分析每个人的体液成分来进行颜色的调配,从而生成个体颜色及相关视觉的综合设计。
《 叠梦制造 》
作者 | 高馨檬
指导老师 | 何洁 祖乃甡 徐小鼎
针对消费社会符号经济所带来的心灵缺失等问题,《叠梦制造》品牌概念设计,通过对空气进行包装,赋予其新的符号意义,向消费者传递治愈感。目标是唤起现代年轻人对逐渐消逝的生活诉求的关注,重新审视消费行为,倡导理性消费。
《 莉莉和她的朋友 》
作者 | 顾家娃
指导老师 | 陈楠 华健心
作品“莉莉和她的朋友”以一个抑郁的小女孩“莉莉”和他身边的“朋友”为主题,通过莉莉这个IP形象的设计展现了抑郁症患者独特的内心世界,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抑郁症患者的种种纠结和自我救赎的心路历程,增进对这类人群的理解。
(节选)
《和光同尘》
作者 | 单金
指导老师 | 王晓昕
作品从刻面宝石的造型特征出发,将其中蕴含的形式美进行解构、重组,以茶具为载体,使宝石的锋芒藏于日常。意图通过探索宝石刻面琢型和当代金工创作之间天然的联系,寻找隐逸文化的当代表现形式。
《 对话 》
作者 | 段隽雅
指导老师 | 王晓昕
『对话』以茶具为载体,结合使用,意图探索松弛的社交关系之下个体的相互影响与变化,再现当代语境下的修行。
《 拼 》
作者 | 廖飘雪
指导老师 | 潘妙
本系列的创作以“拼合”为题,通过几何的形式将骨木材料与金属进行结合创作。既有不同材质之间的“拼合”又有不同金属之间的焊接“拼合”再配合银螺丝将作品组合起来的“拼合”。
《 共婵娟 》
作者 | 刘志清
指导老师 | 王晓昕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丰富的意义,其阴晴圆缺的变化常用以喻意世事变幻与命运浮沉,传递出一种充满智慧的乐观主义精神。作品以月相图为灵感,结合以天文规律,用金工艺术手法表现关于中国文化的哲思。
《 夹 》
作者 | 裴雨晴
指导老师 | 潘妙
小心!不要碰到那些夹子!但是生活就是这样,充满了许多令我们避之不及的陷阱,伤害我们的身心,禁锢我们的自由。人就像这鱼儿,怎么也游不出,这花花的世界。
《 恣意 》
作者 | 孙中航
指导老师 | 王晓昕
系列胸针,以细胞分裂为灵感来源。该设计将⼈体细胞的原泡状结构作为单⼀元素重复排列,以表达⽣命个体在发展成长过程中的复杂多变,生命也正是在这错综复杂之中以独⽴的姿态开始并结束。
《 藏礼天下 》
作者 | 吴润泽
指导老师 | 王晓昕
“若生铸剑为犁之心,需有平复刀剑之力“军士为国家的利剑,他们披覆甲胄,坚不可摧,维护四海升平。最终,又如秦皇聚兵咸阳般,为礼仪秩序留下铺垫。该组作品将甲胄”补强,保护“的作用结合”鼎“的形式,欲探索国家、礼法与武力的关系。
《 心窗 》
作者 | 肖杭
指导老师 | 潘妙
在当下,社交软件是人与人相联系的重要媒介。我们发布文字与图像,记事记物,同时,我们与人相识的过程,似乎也只是透过这些照片前的一个个镜头窥探对方,从零星的碎片里拼凑对他模糊的认知。
《 正在进行 》
作者 | 熊玉星
指导老师 | 潘妙
本组作品以群像的方式展现细胞形态。细胞是单纯的,是多变的。同时,细胞生长、分裂、繁殖、死亡,也在不断循环交替,没有一刻属于永恒,永远都是正在进行。
《 彩云之上 》
作者 | 胡忆澜
指导老师 | 杨佩璋
运用木粉,螺钿大漆等综合材料,以传统云纹为主体,描绘了一个彩云之上的神奇国度。利用不同的材料与漆艺技法,探索云纹在漆艺设计中应用的可能性与表现形式。
《 阴阳 》、《 鹊语 》
作者 | 李嘉杰
指导老师 | 杨佩璋
《鹊语》所表达的是对漆立体空间的解释,借助喜鹊的形象表现吉祥寓意。《阴阳》借助阴阳八卦的形象表达围棋中的对抗与博弈。作品用脱胎技法和各种镶嵌技法做装饰,使作品极具东方韵味,表达漆艺中庸素雅的审美感受。
素材来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