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丰台发力低空空域管控 成立重点实验室

本报记者 吴静 卢志坤 北京报道

2024年,低空经济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窗口期,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及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

9月19日,首届低空经济创新引领大会在北京丰台举办。《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大会现场了解到,丰台区公布了北京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联盟企业需求,成立空域智能管控及安全保障技术重点实验室,并发布促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据了解,今年以来,各地纷纷将发展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全国低空经济监管、政策、法规、标准策源地,北京市在低空经济领域起步较早、资源储备丰富、产业链创新链较为完备。其中,丰台区具有扎实、全面的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在低空经济发展上率先挑起大梁。

空域管控实验室成立

据了解,今年5月份,北京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联盟在丰台成立,联盟聚焦低空空管、飞行器研制、运营服务三大方向,政策规划、空域改革、基础设施、技术创新、产业促进、产业招商、金融保障等工作,重点建设低空空域智能管控及安全保障技术重点实验室。

在本次大会上,低空空域智能管控及安全保障技术重点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

“低空智能管控及安全保障是低空经济运行的关键,实验室瞄准低空‘高频次、异构、多主体、融合空域’等运行总体需求,培育飞行器智能化控制、低空通信导航、低空感知探测、低空空域数字化、数字低空规划及管理运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六大技术方向。”丰台区科信局局长、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实验室成立后,将有多家企业联合高校开展技术攻关,建设应用场景构建管控系统平台。

记者从大会现场了解到,中国通号牵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星网公司等5家单位,开启全域感知通信及反制技术研究等5项关键技术攻关,将建设1套管控系统平台和多个应用场景;交控科技牵头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11家单位,将开启低空空域管理调度指挥与安全保障体系架构研究等5项关键技术攻关,并承担1套管控系统平台构建、2块场地试验环境搭建、1个产业联盟应用生态建设。此外,中船海丰和北京鸢飞科技有限公司牵头中国船舶、中科院中国航空学会、北京大学等单位,也将持续开展技术攻关、行业标准制定、飞行试验环境搭建等工作。

为支持低空经济发展,丰台区今年以河西地区为主要承载地,加快规划建设200万平方米的低空经济产业园,其中包括100万平方米研发基地、100万平方米制造基地,系统规划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综合检测实验室等。

据了解,丰台区先期开放丰台科技园东三期10万平方米低空经济产业空间,已与30余家京外低空经济领域企业对接洽谈,吸引西安爱生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龙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入驻。

上述负责人表示:“115家低空经济重点企业、200余家关联企业,形成低空经济产业生态,丰台在地下、地面、空天、深空等空间体系中拥有绝对优势。”

多家企业携产品亮相

在本次大会上,北京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联盟公布多个企业需求,同时,大疆创新、小鹏汇天等共百余家低空经济企业参与展示解决方案和创新成果。

记者注意到,在北京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联盟企业需求中,“起降场对通导监设备的需求”备受关注。

多家企业提出了共同的需求:数字化起降场需要高带宽、低延迟的通信网络来支持飞行器与地面控制系统之间的实时数据传输,以保障飞行器的起降安全。低空飞行器需要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位和导航服务,确保其在复杂空域中的安全飞行,以及在起降场的精准着陆。

此外,数字化起降场需要保障低空飞行和起降安全,需要监测小颗粒度积云、降雨、风切等精密、复杂的气象变化,同时对起降场周边的低空飞行器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监控,对非法入侵的无人机进行预警探测和识别,保障起降场的安全。

交控航空相关负责人在本次大会上携其低空数字化起降场产品亮相,据其介绍:“该起降场作为高度集成的低空智能基础设施,运用数字孪生、物联网、大数据分析技术,可满足eVTOL等新型飞行器的起降、停放、充电、调度、运行需求。”

此外,除了低空数字化起降场外,本次大会还有低空指挥调度与安全保障系统、基于AI的行业场景应用等多款产品发布。

为支持相关企业发展,在本次大会上,丰台区发布《关于促进丰台区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2024—2026年)》,明确4个方向12项重点任务。

据丰台区委常委、副区长,中关村丰台园工委书记崔旭龙介绍:“丰台区因地制宜、错位发展,瞄定产业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加大政策扶持、做优创新生态、加速产业集聚,在全市率先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示范区。”

记者了解到,依托低空产业促进政策,丰台区将加快培育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载体,强化重点企业支持,加强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在空间保障、场地建设、设备购置、人才引进等方面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我们将对无人机、eVTOL、飞行汽车整机及关键部件研制,数字化低空飞行及监管服务技术研发,低空经济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低空经济领域各类标准制定,产业链、创新链织补,低空经济特色园区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崔旭龙表示。

(编辑:卢志坤 审核:童海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