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中轴科技园“焕新”样本
本报记者 吴静 卢志坤 北京报道
近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引发关注。
据了解,这条纵贯北京老城南北的御路,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全长7.8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
而在永定门以南的大红门地区,则因袭了南城商贾记忆,曾是北京乃至华北最大的服装批发集散地。但现下,通过城市更新,大红门服装商贸城旧貌换新颜,转型为元宇宙产业新地标,吸引了一大批高精尖企业入驻。
7月31日,在由ICCRA住房租赁产业研究院主办的领航·第六届住房租赁产业国际论坛热点前瞻沙龙上,南中轴(北京)国际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闫福介绍了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的产业转型之路,从第一手的操盘视角总结了大红门服装商业街“焕装”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改造经验,为后续城市更新项目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服装市场“焕装”元宇宙产业园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坐落在北京南中轴、全长2.2公里的大红门服装商圈,曾经是北京最热门的服装批发市场集聚地,鼎盛时期的旺季日均客流量达10万人次。
然而,随着服装批发业态逐渐疏解到周边地区,原有市场关停腾退,以大红门服装商贸城为代表的批发市场亟须转型。
2021年,丰台区人民政府和中关村发展集团以大红门服装商贸城为先导,共同打造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推动大红门地区的转型升级,曾经的服装批发中心焕新出发,成为北京城市更新的首个元宇宙产业园区。
目前,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已落地高精尖企业220余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70家。从知名AIGC企业拓元智慧、大恒炫璟,到运用前沿技术构建多元化元宇宙空间的极客湾、恒生联合科技、讯狐国际,再到数字内容的创意者霍巴超元域、海知见,以及研发智能交互VR眼镜的汉捷科技,元宇宙企业不断汇聚。
闫福提出,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在开展城市产业更新实践中,抓住了未来城市产业空间“三化”的趋势:一是写字楼空间园区化,采用园区化的运营管理,补齐产业服务短板,给企业赋能;二是商业空间产业化,以往商业引流依靠价位低、区位好,现在引流则依靠科技赋能、产业赋能;三是园区社区化,包括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特别注重生活服务配套,让人引得来、留得住,这也迎合了城产结合的理念,让科技回归都市,让产业回归都市。
记者实地走访看到,在实现产业焕新为“高精尖”之外,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也致力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据了解,沿着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着力打造了“产业办公、产业服务配套、人才公寓”的多元业态,通过与建信住房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就地改造运营近500套人才公寓,以实现园区员工的职住平衡。
据闫福介绍,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最终要形成以空间载体为基础支撑,以多元化、精细化、专业化的产业服务为赋能,以产业投资为联动手段,生态链更加完善、更加活跃的产业生态。
存量盘活为住宿业态带来新机遇
据了解,在南中轴科技园的“焕新”案例中,利用原有的服装商贸城改造成为长租公寓,为行业提供了借鉴案例。
实际上,近年来,无论是从市民的“居住体感”,还是行业的“商机雷达”来看,城市更新、存量资产盘活正在成为行业与社会共同热议的话题。
ICCRA住房租赁产业研究院院长赵然指出,随着“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进入收官冲刺阶段,“存量资产盘活”将是接下来一到两年内住宿业态需要深入研讨的议题。
事实上,住宿业态的存量资产大宗交易已然升温。根据ICCRA住房租赁产业研究院统计,仅在今年前6个月,存量酒店大宗资产交易(交易金额1亿元以上)的累计建筑面积已超515万平方米。而单体项目建筑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的租赁住房大宗资产交易的累计建筑面积达到了160万平方米。
赵然分析:“大宗交易市场升温,将成为存量资产盘活的内生动力,推动资产方创新探索新的盘活方式和业态。其中,与城市更新的主调相结合,则是现在不少资产方的思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到目前,城市建设已由大规模增量扩张,转为存量盘活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的新阶段。赵然表示:“存量资产的盘活是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探索,也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期,部分地级市组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对住宿业态来说,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
据她观察,这一轮的城市更新浪潮具有重民生、重细节、主题化的新趋势。“相较于以往,我们看到了更多代表性的城市更新项目具有主题化、综合体的特征。这样的综合体,往往在重视产业之余也强调配套生活设施,综合考虑租住等业态。”
因此,赵然指出,对资产方而言,借助城市更新的新趋势,在存量资产的盘活思路上可以进一步拓宽,深入考量具有职住平衡、高客户黏性的住宿业态。而对于住宿业态中的企业而言,则应该主动向存量盘活、城市更新的思路靠近,厘清定位、塑造品牌。
(编辑:卢志坤 审核:童海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