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速凍 低碳建築秀抗寒本事
「零舍」内部,不开空调也很舒适。图/本报北京传真
最近,寒潮到访北京城,开启速冻模式。然而,一些低碳建筑却无惧严寒、特别扛冻。
在大兴区魏善庄镇半壁店村,有个「零舍」,面积足足400平方公尺,可是一冬天下来,基本不用开暖气。「零舍」由村民尹女士家的闲置民房改造而成,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窗,把客厅照得亮堂堂。温度计显示,「零舍」室温有20℃。「我们并没有开暖气。」尹女士笑着说,室内温度这么舒适,是因为房子外边有层「大棉被」。尹女士说的「大棉被」,实际上是一种墙体保温工艺。「零舍」的墙体很厚实,足足得有一公尺,而一般农村民房墙的厚度才30多公分。「零舍」一公尺厚的墙内有两层保温层,房顶、地面也全都覆盖着至少半公尺厚的保温层,人在房间里生活,仿佛置身在一个温暖的被窝中。
窗外刮起寒风,伸手靠近窗框与墙壁的连接处,并没有感到有风往屋里钻。原来窗户的三层玻璃中间加入了惰性气体提升保温能力。
经测算,「零舍」的气密性系数已经达到了惊人的0.6,也就是说,即使室外刮着6级大风,屋里也不会有过多的热量流失。
北京是全球少数拥有地热资源的首都之一。如何让地下热量缓解供热系统的压力?城市副中心早已行动起来。在规画面积11.2平方公里、开园已超过3年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里,游客服务中心、「三大建筑」等所有配套专案的能源供应有40%是地热。
在公园游客服务中心,地源热泵系统的设备间藏身在一间不到40平方公尺的小屋内。相比于地面上的四季交替,地下150公尺的常温层温度几乎常年保持在15℃左右,地源热泵正是利用了大自然的这个特性,可以在寒冬为屋内补充一部分热量。从地表至地下150公尺深处,有30个用来安放水管的垂直通道,软化水从水管里走一趟,就成功带出了地热,随后进入热泵机组和空调回圈泵,为室内供暖。这项绿色、低碳的高科技,实现了地下水量不减少、水位不下降、水质不降低,确保地热资源可持续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