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幽灵外卖”乱象曝光,监管加强,外卖平台责任凸显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近日,北京市朝阳区的一起“幽灵外卖”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报道,一家名为“望京烧烤”的外卖店铺涉嫌借用他人营业执照、营业地址与执照不符,以及堂食照片作假。此外,还有30多家美食档口在“实况厨房”中统一使用美食城的执照开设外卖店,部分店铺甚至位于废品回收站旁,卫生状况堪忧。

这起事件揭示了外卖行业存在的多重问题,包括商家借用他人营业执照、多家店铺共用一张执照,以及部分外卖店铺卫生状况堪忧。对此,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已对相关企业立案调查,涉事店铺已停业整顿并在所有外卖平台下架。

“幽灵外卖”的伪装让消费者难以辨别,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过去,“幽灵外卖”通常指没有相关营业执照也没有门店照片的商家,但现在,不少商家上传了营业执照,也配有门店照片,这种“伪装”下,消费者对于外卖的品质有了信心,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外卖平台在监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平台需要通过合理、科学的资质筛查、卫生环境检测来保障用户的外卖食品安全。对于外卖平台来说,既考验着平台初始准入标准的优化,也考验着平台后续检测、核验的“在线”情况。

法律专家表示,外卖商家应当向消费者公示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量化分级信息、地址等信息。监管部门应当加强日常监督检查,设立畅通的投诉举报渠道,鼓励消费者对发现的卫生问题进行举报。

外卖安全问题也受到监管层的关注。青海省海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建立了“线上监测+线下整改”工作机制,以外卖经营户聚集区为重点区域,严查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违规违法行为。

外卖平台需要加强审核机制,建立数据库,记录被取消营业资质或有不良记录的商家信息,在其重新申请时进行重点比对和核查,防止其通过简单改名再次上线。同时,完善追踪和监测系统,若发现新上线商家与已被取消资质的商家存在相似之处的应及时进行深入调查核实。

外卖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外卖平台、监管部门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消费者在点外卖时,建议认真核对商家提供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资质信息,尽量选择证照齐全、有实体店的、知名度较高的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