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精特新企业使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时可“先用后付”

北京将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以“先使用后付费”的方式使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12月24日,《北京市关于促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举办。

北京自2022年以来连续三年保持全国“小巨人”第一城地位

专精特新企业是优质中小企业的代表,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据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国斌介绍,截至目前,北京市已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384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78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35家,成为“小巨人”企业数量突破一千家的城市,自2022年以来连续三年保持全国“小巨人”第一城地位。总体来看,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呈现“高精尖、高成长、高质量”的发展特征,已成为首都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据了解,在北京各区中,海淀区拥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30家,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99家,均位居全市第一。经开区拥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5家,较去年同比增长26%;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80家,较去年同比增长137%。预计到今年底,经开区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将突破千家。

为促进专精特新首善之都“再进一步”,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会同各区、各部门制定了《若干措施》,经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市政府办公厅已正式印发实施。《若干措施》围绕“创新能力提升、财税金融支持、数智转型绿色发展、企业融通发展、人才引进培育、空间和数据支持、企业权益保障、培育服务体系”八个方面,提出27项措施。

发布知识产权等多种保险产品,护航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苏国斌详细解读了《若干措施》的内容。在科技创新提升方面,北京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以“先使用后付费”的方式使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获取产研中试验证平台服务,加速产业化进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开展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工作;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创制国际国内先进标准、团体标准,提升行业影响力。

在财税金融支持方面,北京将着力解决专精特新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通过加大财税支持、拓宽融资渠道等方式,为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依托中央财政、市级财政、区级财政资金,筑牢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信心。持续打造“千亿畅融”融资品牌,提供高效快捷融资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将创新融资方式,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补贴,有效降低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成本。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快速申报新三板挂牌及北交所上市;发布研发费用损失、知识产权、数字资产、出口信用、商业航天等多种保险产品,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在数智转型绿色发展方面,做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设,打造一批“小快轻准”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产品,助力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升级。鼓励有条件的区对首次获得碳中和认证的专精特新企业给予资金奖励,助力企业实现碳中和目标。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节能诊断和绿色诊断服务,助力专精特新企业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

提供金融支持,专精特新专板入板企业已达514家

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北京在金融支持方面持续发力,帮助专精特新企业拿到“真金白银”。据中共北京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张颖介绍,截至11月末,全市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2101.55亿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利率3.01%,较年初下降21.17bp,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政策框架逐步完善,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持续增强。

张颖表示,北京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精准信贷服务,大力开展“北京畅融工程”融资对接服务,为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搭建信息互通和精准服务的高效平台,切实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北京畅融工程”自2019年2月启动以来,已举办378场对接活动,累计服务企业1.6万余家次,对接金融机构6100余家次,参加人数近5万人次。

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也是北京市金融部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支持北交所打造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截至11月15日,北交所上市公司257家,中小企业超八成、民营企业近九成,超五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开发行累计融资541.19亿元。新三板挂牌公司6098家,累计实现融资超5800亿元。

北京在全国首批设立的“专精特新”专板,经过一年运行和培育,专精特新专板入板企业达514家,其中孵化层104家,规范层306家,培育层104家。专板目前已初步构建了与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匹配的服务体系,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互联互通。

今年,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率先扩展至北京,北京成为试点范围扩大后的首个政策落地城市。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北京在扩大试点工作中率先取得多项全国第一。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五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达成初步意向基金规模近530亿元,储备项目116个,预计年底前在京落地规模超160亿元。

在完善保险保障机制方面,北京支持在京保险公司针对科技成果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活动基础风险等领域开发产品百余个,面向专精特新开发产品十余个,首创新材料中试保险,为包括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内的科技型企业提供全方位保险保障,涵盖研发责任保险、营业中断保险、首台套保险、知识产权保险等覆盖企业经营全生命周期的相关财产险业务。

3097家企业已进行专利预审备案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潘新胜表示,市知识产权局一直高度关注和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为有效提升专精特新企业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市知识产权局制定了《北京市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知识产权能力提升计划管理办法》,明确对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并进行专利产品备案的,根据其知识产权投入产出情况给予资金支持。目前已经有3097家企业进行专利预审备案,对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专利快速预审、优先审查等服务,大大缩短高质量专利申请审查周期,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快速获得专利授权。

市知识产权局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北京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设立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并在北京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专精特新企业,在贷款利息、综合成本费用等方面给予补贴;对银行、担保、保险、知识产权专业机构等,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且发生不良贷款的,根据本金中银行、担保、保险、知识产权专业机构承担的风险,按一定比例进行风险补偿。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紧密联系相关委办局和各区重点园区,持续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市区联动工作机制,截至2024年9月,全市已有15个区出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政策措施,形成市区联动、相互配合的政策体系。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市区协同举办系列政策宣传解读和培训活动近30场,持续拓宽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渠道。

新京报记者 叶红梅

编辑 张牵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