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集团不该被“落下”
这两天,北汽集团总经理张夕勇有点忙。一趟新疆之行,走访市场、经销商,召开多次座谈会,看望位于吐鲁番的北汽高温试验室员工,参加北京越野车高温长途试驾……可谓马不停蹄。北汽希望用自己的行动对外证明自主品牌路上,他们在全力以赴。
然而,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这期间,比亚迪呼吁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在一起”上了热搜。人们发现,在被比亚迪说到的“在一起”名单中,北汽集团居然没在其中。这让很多人意外。尽管北汽方面没有就此发声,但他们的不爽肯定是外人想象得到的。北汽集团是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代表企业之一,“北京212”是几代中国人的记忆。北汽也是新能源汽车曾经的销量冠军。这样的“底蕴”被“无视”,谁都挂不住面子。
我不知道这个“意外”背后是什么原因,也不想对此有什么评论。但怎么来看北汽集团,一定是个问题。过去几年中,舆论场总体看北汽的眼光是挑剔的。无论怎么做,外界总有的说,仿佛怎么做都是错的。这对北汽方面一直有一种压力。张夕勇他们这一次新疆之行,让同行的经销商、媒体记者都深刻感受到,自主的路上北汽挺拼的,而且他们的一些措施、以及对未来的分析判断都很到位。对于北汽来说,他们需要时间。这个时候就说北汽不行,甚至将之排除在外,无论什么原因,都是不公平的。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北汽集团今年上半年主要经营指标都不错。不仅跑赢了行业大盘,而且在所有企业中,增长幅度位居第二。这可能是很多人没想到的,北汽集团今年的增长不仅是恢复性的增长,也是竞争性的增长。谁都知道,“卷”是今年以来汽车行业最大的特点,北汽集团上半年的“成绩单”是有“含金量”的。
如何看北汽集团,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看汽车行业国有大企业集团。船大掉头,关键在于动和变。船大难调头,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一是认为难就干脆不调了。像原来的华晨汽车就是如此,挺“不负责任”的也挺可惜的;二是坚持调头,努力不放弃。一旦这艘大船调过头来,依然可以成为“航道上的主力军”,这是可以有很多思考空间的。
我一直反对现在就将中国的自主汽车企业排座次论格局,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目前领先者固然值得表扬,但在未来的路上不一定是最终的赢者。在通向国际市场的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已知的未知的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几天前的文章“法是汽车行业的通行证”,就是想从一个方面提醒汽车企业,自主汽车的路长着呢。我们还要看到,目前似乎慢一些落在后面的企业不一定就是输。输赢不完全是销量的多与少,也是综合实力的高下评判。大家都关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排行,但很多人忽略了,绝大多数车企每辆新能源汽车销量背后给自己下了多大的一个“亏损的坑”。这肯定是不正常的,也是不健康的。
一段时间来,对于像北汽集团这样的国有企业,大家对问题的聚焦多了一些,这是正常的。自主的路上,国有车企一定要争气。但看不到他们在研发、技术、渠道乃至规模效应的特点也是不客观的。尤其是当下新能源汽车同质化现象日趋明显时,这些特点可能就是竞争的制胜武器。这就是船大调过头来的可怕之处。千万别忽略了。
当然,解决像北汽集团这样的国有企业“调头”的问题,不是几句话就能说得清楚。有些还是企业自己不能说了算的问题。但无论如何,提高“效率”是他们现在可以着手抓起来的事。“效率”不是简单的快与慢,它有组织架构的重新设计,也有部门间的协调协同,最重要的就是回归用户、回归市场,离市场、用户近一些在近一些。张夕勇总的新疆之行,已经可以让我们看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