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大安区走读文化节「文学流域东区跨艺市集」 带动东区新脉动

民政局局长陈永德、大安区区长林明宽与里长们合影。(戴志扬翻摄)

2023年台北市大安区基层艺文活动《走读大安文化节》于6月18日下午假东区瑠公公园、顶好广场举办《文学流域─东区跨艺市集》活动。大安区林明宽区长表示,东区过去的历史,最初是当地民众于此利用天然池沼筑坡造陂,是台北东区相当重要的地景,历经了雍正、乾隆年间修筑水圳,日治时期将瑠公圳和雾里薛圳的干线合并,建造钢筋混凝土桥,与两圳道灌溉区域重叠的大湾因此日渐式微,失去灌溉功能,最后排干填土辟为农田。1983 年,台北市政府将水沟加盖,大湾的遗迹亦从此自地消失,东区也转型为发展为商业都会地带。在东区商圈的范围内,各家百货公司林立、国际精品商店的进驻,为东区带来繁荣景象。

现场舞蹈表演吸引民众目光。(戴志扬翻摄)

现场舞蹈表演吸引民众目光。(戴志扬翻摄)

现场民俗表演吸引民众目光。(戴志扬翻摄)

林明宽表示,本次活动主题《文学流域─东区跨艺市集,系以文学为经、古河道为纬应运而成。过去的大湾陂塘,由瑠公公园、顶好广场,延伸至安和路上,逐水而居汇聚人潮,构筑先民生活的食衣住行育乐,也象征在地社群的活力。褪去的河道如今成为旖旎可人的青青绿地,东区文艺的独特气息转化成巷弄内年轻人展现创意自我的个性小店,《文学流域─东区跨艺市集》正式为此,作为传统与创新的连结,呼唤而来。

台北市民政局长陈永德(中)、大安区长林明寛(左)及里长联谊会会长萧万居合影。(戴志扬翻摄)

东区商圈为台北市的核心地带,拥有便捷的交通和络绎不绝的人潮,但随着消费趋势改变、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观光客骤减,以致多数店面吹熄灯号,为活络东区商圈发展,北市府与东区商圈发展协会齐力推动「忠孝东区振兴计划」,逐步改善整体公共空间,打造东区商圈的新面貌,由于商圈空间改善后的面貌,易吸引年轻客群,东区商圈发展协会举办主题性活动,例如颗颗书店的「文创市集」。

新移民于现场日本文化的体验。(戴志扬翻摄)

今年台北市政府民政局、台北市大安区公所、台北市大安区社区大学、台北市东区商圈发展协会共同合作,以「文艺」和「台北古河道」的主题特色进行行销活动,从多方位思考角度,带领民众用不同的视角感受东区的独特魅力,活动内容有市集摊位(大安好事集、大安Joy好玩、百工职感大安严选、毛孩作伙来、小食农区、学习体验跨艺市集等)、小论坛(忠孝东路大湾河道、看见都市绿资源、新生大排公民分享等),共计70个摊位,非常适合阖家欢乐的家庭日活动,透过走逛市集,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增加亲子间情感联系与互动,是区公所人口政策的宣导活动,此外,另一个市集在顶好广场,也欢迎市民朋友前往顶好广场「混」市集。

民政局陈永德代表颁发警察局大安分局等各参与单位感谢状。(戴志扬翻摄)

这一次的活动,结合台北东区商圈发展协会及台北市大安社区大学共同办理。商圈发展协会韩修和理事长表示,东区位于台北市重要的交通要道上,拥有便利交通运输规划与设施,近年协会以潮流艺文元素及夜经济特性,结合巷弄特色,发展出「夜食」、「夜游」、「夜享」、「夜读」及「夜时尚」的「东区五夜城」,打造东区为民众夜品台北首选。《文学流域─东区跨艺市集》则锐意为东区打造出「日经济」的观光品牌,拥有多元风貌的东区,立志努力成为行销台北的国际特色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