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防灾仅70分 专家:面对复合性大灾难将千疮百孔

「921韧性台北 减灾防灾」座谈会进行时,921模拟警报响起,在场不论议员、专家或市府官员全数躲在桌子下演练。(刘彦宜摄)

台北市议员举办「921韧性台北 减灾防灾」座谈会,台湾防灾产业协会理事长彭启明表示,市府目前的灾害应变仅70分,只能应付基本的小灾害。(刘彦宜摄)

921大地震迄今24周年,台北市近来也发生大小公安灾害,包含路树倒塌、路面塌陷及民房下陷等。台北市议员今日举办「921韧性台北 减灾防灾」座谈会,与会的台湾防灾产业协会理事长彭启明直言,市府目前的灾害应变仅70分,只能应付基本的小灾害,面对复合性大灾难却「有问题」,甚至会千疮百孔。

民进党议员赵怡翔指出,整体避难所准备、防灾公园、避难所标示和防灾学习等,北市府有在努力,但是否足够还要检讨。民进党议员林延凤则说,老旧房屋、公共管线老化也是灾害一环,公部门必须建立平常维护的机制,预防灾害发生,不因市府怠惰而造成灾损。

民进党议员颜若芳则呼吁,市府应该做总体检,台湾地震频繁,若地下管线无法承受衍生地基流失,导致路面和房屋下陷,就可能危害用路人安全,北市府必须予以正视。且学校校舍为民众的避难空间,但许多校舍老旧,地震后恐怕出现无法使用或余震坍塌的情形。

社民党议员苗博雅点出,信义区路面塌陷和基泰大直民宅塌陷,相关局处前往现场救灾疏散,但调度仍有精进的空间。且政府力量有限,民力整合才可以无穷,不管天灾或人祸,民众具备相关知识一定会帮助救灾和灾害防范,但目前不论学校教育或公共教育的相关观念都不清楚。

消防局回复,目前也在努力和民众沟通,灌输防灾相关知识。并和相关专家做防灾讨论,目前正找地点设置「福祉避难所」,避免身心障碍者在灾难时难以前往防灾公园。

消防局整备应变科长洪文彬补充,平时由灾害防救办公室统筹规划及督导考核各局处单位的防灾工作,并负责应变中心常时24小时的轮值运作。发生灾害时,则转变为灾害应变中心运作,以即时处置灾情案件管理。

彭启明说,北市府的防灾作为仅70分,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防灾项目多,全部做完才能「万安」。

他表示,北市府目前仍有6点需要改善,包含目前防灾都是针对基本的小灾,面对复合性大灾难却「有问题」,甚至会千疮百孔;日本六本木新城的防灾中心可以容纳5000人,存粮3天还有大小便空间,北市没有类似的示范场域,也没有考虑宠物和外国人防灾;民众演练也不落实,收到921模拟警报,市民在外能够不怕丢脸、马上趴下才是成功。

他说明,资讯局也要扮演重要的角色,灾害发生时全民应该依APP掌握资讯,很好的资讯传播很重要;12行政区皆设1座防灾公园,提供睡袋每区180个、帐蓬每区30个,量能显然不足;公司协力不够,市府应和企业建立伙伴关系。

北市府发言人殷玮回应,感谢专家学者的建议,北市府一定参考研议,并透过跨局处努力,不断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