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剖析复合性灾难对政府带来的考验与对策

工商社论

财政部11日公布7月税收统计,累计今年前7月全国总税收1兆8036亿元,不只创下历史同期新高,且包括证交税、营所税、营业税、关税、货物税、房屋税及牌照税等不同税目,也都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尤其证交税收入受惠于今年以来股市散户投资人开户数冲至1175万户的历史新高,带动股市交投空前热络,导致1至7月证交税总金额已达1708亿元。除了年增率达到夸张的117.4%之外,相较于年度预算所匡列的税收金额,更是以142.3%的亮丽数据,宣告提前达标与超标。

各项税收的亮眼数据,让财政部乐观的展望今年全年税收,将可轻易达到总预算2兆4385亿元的预设目标,不至于出现短征的窘境。而与此同时,不只政府税收坐享其成,自然也彰显出相关产业营运的欣欣向荣。包括上市柜前7月的总营收已达22.49兆元,年成长19.62%;富邦金控及国泰金控这两家金控双雄前7月的累计获利,双双均突破千亿元的规模;国泰、富邦、南山、中国、台湾及新光等六大寿险公司,前7月的累计税后获利破2610亿元,同样也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另外则是中华征信所10日公布的300大外资企业相关数据,显示其在台整体营收总额虽已连四年衰退,但总税前纯益却是连两年大幅成长。

包括上市柜营收创新高,运输、钢铁、塑胶等前三大营收成长族群,金控、寿险等获利飙涨产业,乃至于外企以及政府税收的大幅成长,俨然形构出一幅台湾经济动能不受疫情冲击、制约的美好图像。但与此同时,媒体却也披露了某些不容忽视的讯息。包括主计总处10日公布的统计就指出,受疫情三级警戒影响,台湾6月底受雇人数呈现连续第二个月下滑。不只月减9.3万人,创历年同期最大减幅;更值得正视的是,经常性薪资月减0.5%,也创下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以来同期最大减幅。金管会证期局的最新统计,则显示至6月底,已有13家金融业者开办机器人理财的新业务,包括参与投资的客户与金额规模均较前一年呈现爆发性成长。另外,则是主计总处也在5日所发布的物价统计指出,受国际农工原料持续上涨影响,7月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率已达1.95%,目前虽无通膨,但下半年物价上涨压力仍在。

归纳主计总处与金管会这两个官方单位所发布的这三项负面讯息,对比前面营收税收大幅成长的利多讯息,似乎意味着台湾并不能自外于各已开发国家,面对疫情的严峻考验,却加剧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反差现象。而以台湾的个案来看,目前受雇人数和经常性薪资双减的现象,我们当然期待在疫情趋缓后,就可以校正回归。但是更值得正视的,毋宁是金融业开办机器人理财大受欢迎,则根据经验法则,往后即使疫情已经缓解,但这种新操作模式不只不可能重回旧轨,往后机器人的角色扮演,更将加速从金融业,扩散到其他各行各业。如此这般,传统的就业市场,也将面临被整个改头换面的新样态。是则,劳动部表示将对因疫情而失业的劳工提供失业救济金的补助,自然也只能算是救急的短线操作而已。真正的考验,则在于行政当局如何整合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培育这些失业族群,与不同层级的毕业学生,能够具有跨入新样态职场的能力,才是治本之道!

至于主计总处所担心的物价上涨压力,目前主要是受到国际农工原物料持续上涨的影响。但是从最近中南部受到豪雨成灾的影响,除了造成农渔业的直接损失,连带的自然也助长了物价上涨的态势。最后造成被减薪者、失业者、低收入者,将成为物价上涨的最大受害者。因此,行政当局不管是要发五倍券或直接发放现金纾困,同样也只能是救急之道而已!同时,更应正视的是,姑不论疫情何时可以受到控制,单是天灾所引发的物价波动,根据联合国的最新警示,未来因气候变迁加剧所带来的各式各样天灾,至少短期来看,其发生频率将是欲罢不能。行政当局即使已能研议出对策,但能否通过天灾的考验,可是没个准。更遑论在对策或执行上如果有所闪失,则在天灾人祸夹击下,对富豪阶级容或只要付出部分代价即可苟安,但是对于广大的中下阶层民众,则将陷入无所逃避,只能听天由命的困局了!

综而观之,疫情加天灾再加人祸,正在无情的考验世界各国的回应能力。短线操作固然效果有限,整合对策则恐缓不济急,这才是对各国的终极考验!自然也是执政团队无可旁卸的职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