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剖析台美TIFA会谈的效应与风险评估

工商社论

停摆近五年的台美贸易投资架构协定(TIFA),于台北时间30日上午7时复谈。双方透过视讯会议,除了在简化医疗器材审核文件程序达成共识之外,并同意在有关提升未来贸易合作及投资等不同议题,将在TIFA成立多个工作小组,于未来进行密切讨论。俾在双方最终签署美台双边贸易协定(BTA)之前,让TIFA扮演双方得以常态交流沟通的关键角色

关于此次第11届台美TIFA会议得以顺利举行,双方并在国际合作、贸易便捷化及确保供应链韧性等多项议题达成共识,确实是得来不易。身兼行政院经贸办总谈判代表邓振中政务委员就特别点出,此次会议与过去有很大差异。不同于过去美方都是「要求我们要做这个、要做那个」,这次则是基于合作精神进行意见交流。

邓振中的这一席话,确是有感而发。回顾过去台美之间的经贸交流互动,的确是美方一贯的以高姿态要求台方必须做出这个那个的开放承诺。包括早期的要求开放外国银行可以来台设立分行;甚至动用特别301条款,要求台湾取消限制农畜产品进口的规定,以换取美方支持协助台湾申请加入WTO等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中国崛起所带来的消长新局美国川普任内虽然粗暴的启动美中贸易关税战,并无限上纲到全面打压限缩中国。但总体以观,不只未能收到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惨胜结局,甚至是出现反效果的自伤逾千,而杀敌的绩效却是有限!

接下川普暴冲所留下的烂摊子,拜登总统接班后,虽然行事风格不同于川普,但是如何框限、压制中国的崛起,俨然已经成为美国总统无可回避的职责。因此拜登只好改采两面手法,一方面持续与中国边谈边打,另方面又积极广结盟友,构筑新冷战时期的对中大包围圈。从而美国在此次台美TIFA会谈呈现与往昔大相迳庭的姿态,其实也就不足为奇了!

撇开这种公开场合作态,其实更值得正视与深思的,毋宁是台湾在拜登时代的美中博弈新局中到底能够扮演什么角色?是左右逢源?还是两头落空?是必须选边站?还是只能被边缘化?而从台湾的本位来考量趋吉避凶的思维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取舍之间却不能不务实的评量代价的大小,以及做必要的风险评估

依循这种经营决策与管理的SOP,进一步来分析此次TIFA会谈相关议题的风险变数。就台方所最关切乃至焦虑的医疗器材部分,我方副总谈判代表杨珍妮于会后虽然表示,双方已就简化医疗器材审核文件程序达成共识,而将有利于消费者加速取得所需医疗器材。但针对我方呼吁应逐步以援助、技术分享及授权代工方式,以扩大新冠肺炎药品及疫苗的供应,但美方只表示「里面牵涉东西不少,他们愿意继续往下讨论」。美台双方就此议题并未立即获得共识,其实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因为其中牵涉到美方的疫苗生产商之庞大商业利润,台方想要美方药商技术分享及同意授权代工,虽然从人道救援的角度言之成理,但面对巨大商业利润的分享,这样的呼吁可能难以落实。

相对的,在有关如何透过互动以解决贸易问题,美国贸易代表署则具体例举了包括美猪美牛业者所面临的市场准入壁垒,以及美方对版权立法、数位侵权、金融服务、投资和监管透明度等领域对台方提出不同的疑虑。而对于美方所提出的这些议题,虽然将留待后续的不同工作小组分别讨论,但在面对美方的倡议,台方到底是要照单全收?或是对明显不合理,或将对台湾产生重大冲击的议题予以据理力争?看来是好戏留在后头了!

至于双方取得高度共识的,有关应强化重要供应链的安全及韧性,美方特别强调有关供应链合作的议题,乃是在拜登已于上任百日的「检视报告」中把台湾列入美国与盟友及伙伴合作确保供应链韧性的名单中。而台方也就趁势提出双方合作的项目,应涵盖半导体、疫苗生产与代工,及电动车等产业的研发、制造及人才培育能量。美台双方对此议题获致高度共识,自然为双方所喜闻乐见。但是一个值得正视的衍生效应则是:美方自然希望借此把台湾目前独步全球的半导体群研发产业链,能够因而优先协助美国的产业发展。但是实质意义上则是要逼台湾的相关业者,必须在美、中两者之间选边站。此也就难怪工商协进会理事长林伯丰在肯定此次TIFA所获得共识的同时,意有所指的表示,期待在未来的美中贸易战中,美中能让台湾保持一定的中立地位!林理事长的卑微期求,道尽业者的心声,但是能否影响美台当局的定见?大家不妨走着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