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防范中国风险」的过与不及

金融业原本就是在‘可控制的风险’中寻求获利,中国经济即使下行,仍然有庞大的金融业务需求,从现有两岸贸易往来及中国经济后续的发展,彻底清零都不是答案,主管机关与民间舆论都应该给予金融业一定的专业决策空间。图/本报资料照片

中国经济利空频传,房地产业海外债务违约、地方政府债务风暴隐隐作响,刚巧又遇到台湾各金控公司的法说会高峰期,关于金融业中国曝险,成为金控法说会必载的问题,而部分自媒体评论人与传统媒体更拿着本国银行的「中国曝险金额」大做文章,似乎有将台湾金融机构与中国相关的金融往来全数「清零」,绝对不能涉及中国风险的风向。

我们当然同意,以台湾与中国既紧密又敏感的政治关系,台湾金融业应该以最高的风险意识,来面对与中国有关的金融往来,实务上,从川普在美国总统任内开打贸易战至今超过五年,金管会、中央银行、与所有金融业者早已多次彻查、不断压低台湾金融机构的中国风险,从本国银行的人民币存款、一路到寿险公司的海外投资,全面、全方位地紧盯所有中国相关金融风险,一切以维护台湾金融安全为要。

我们担忧的是,这一波讨论倾向以假设极端事件发生作为讨论的起点,极度保守的讨论自然朝所有中国业务「清零」的方向推进,然而台湾与中国原本存在金额巨大的贸易往来,过往30年台商在中国的投资也不可能瞬间撤出,本国银行、特别是官股银行基于政治正确所做出的金融收缩,产生金融与贸易资源错置,不仅台资上市公司会成为最直接的受害者,金融业本身也会因此流失正常的业务与多年的客户,极度趋避风险的行为,可能导致双输的后果。

关于极度趋避风险的案例,是最近媒体讨论金管会统计的「国银对中国曝险」,以国银对中国曝险总金额仍有1.01兆元,甚至点名中国信托、凯基银行对中国曝险金额占净值超过5成,要求金管会特别注意。

1.01兆元的中国曝险金额,绝对数字看似很高,却只占全体金融机构放款余额37.8兆元的2.7%,占全体本国银行总资产65.2兆元的1.5%,而且这1.01兆元还有高比例的贸易融资、抵押贷款、未支用的授信额度、保证余额、短期同业往来等,台湾整体国银的中国风险已经降至极低,对台湾金融安全实际不会有威胁。

说到贸易融资,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台湾对中国大陆(含香港)的进出口贸易金额都大减超过26%,但是我们对中国(含香港)出口金额仍然有717.95亿美元、进口332.69亿美元,贸易融资是金融业务的根本,风险甚低,而在贸易融资上衍生的各种金融业务,更是台湾金融机构重要的核心利润来源。与中国贸易相关的融资根本不可能降至零,而且如果降得太低,等于把庞大的核心业务奉送给外国银行,会伤害客户、也会削弱台湾金融机构的竞争力。

金融业原本就是在「可控制的风险」中寻求获利,台湾金融机构对中国风险原本就非常了解,中国经济即使下行,仍然有庞大的金融业务需求,而且在中国金融紧缩的大环境下,外溢的金融业务还会带来高获利的商机。因此,从现有两岸贸易往来、以及中国经济后续的发展,彻底清零都不是答案,主管机关与民间舆论都应该给予金融业一定的专业决策空间。

实务上,台湾金融机构对中国放款较大的仅有富邦金控的子行华一银行、以及对中小企业承作设备租赁的中租,不过,华一银行原本业务保守、且集中在上海、广东等地产价格稳定的一级城市,中租近年已经随着台商外移到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中租本业的设备租赁利率高、期限短,经营团队也早就积极控制风险,再退一万步,租赁公司资金来源虽然来自金融同业的联贷,但是租赁相关的放款余额占比甚低,也不存在危害金融安全的疑虑。

虽然没有具体的跨国比较统计数字,不过万一中国爆发金融风暴,台湾的金融机构也将是各国金融机构中,中国曝险最低、资产品质最佳、资本承受力较强的避风港。在台湾的金融机构出问题之前,香港、韩国、日本、甚至汇丰、渣打等大型银行应该都倒光了,届时台湾金融机构所面临的直接冲击是同业往来的风暴,是全球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那就完全是另一个层面的挑战了。

防范中国金融风险当然是金融业责无旁贷的任务,尤其对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动态,更要设法预先掌握重大的风险因素,但是,我们也希望主管机关的官员与金融业的经营主管们,坚守专业透明、科学讨论的原则来推动政策,降低民粹舆论的政治噪音,主管机关发布的统计数字也要让外界看到全局,避免被有心人误用,操控恐慌情绪,干扰金融机构的专业经营与正常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