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李克强与中国经济
图为李克强。图/新华社
甫卸任七个月的前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突然心脏病发辞世,举世震惊。他是中国历任总理中,唯一拥有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学历,而且是在北大就读期间就跻身共青团核心,获得党一路栽培到总理大位的菁英。李克强卸任后虽然极为低调,鲜少现身公共场合,也从未公开对当前经济局势做任何建议,但是他无疑是对中国经济最了解的专家。
李克强主掌中国经济大计前后长达15年,从2008年3月当选为排名第一的国务院副总理,协助时任总理温家宝拟定重大经济政策,2013年升任国务院总理,2018年连任直至今年3月卸任,长达15年的时间站在中国经济最前线,在全球经济剧烈变动下,带领中国GDP扩张到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肩负14亿人民走向全面小康的重责大任,还要推动经济结构性改革,处理改革开放30年积累的贪腐与泡沫,李克强堪称是中国经济稳定的定海神针。
邓小平推动改革开放后的历任总理,有赵紫阳、李鹏、朱镕基、温家宝、李克强,以及今年刚接任的李强。李克强虽然拥有最高的学历,指挥队伍最整齐的专业官僚团队,他个人更是党一路栽培、几乎没有重大争议的领导人,但他刻意抹去政治色彩,既没有李鹏争抢大位的企图心,也不像朱镕基展现一言九鼎的经济沙皇气势,更鲜少像温家宝那样在众人前作政治表演。
在他第二任即将交棒前特别低调,将镁光灯提早移转接任的李强,与提拔他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同样,裸退为一介平民。
不过,李克强无疑是历任中国国务院总理中,面临最大挑战、最大波动、且在随时爆发的金融风暴威胁下,带领中国经济度过重重危机,进而确保社会安稳、确保共产党执政,他的贡献,当然有待历史学家来论证,然而从经济金融的层面来看,李克强的贡献极可能是超越历任总理的第一人。
李克强在2008年3月出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当年9月就遇到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中国房地产已经大涨超过七年,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平均房价从一平方米约4,000千元人民币,暴涨四倍到约两万元人民币,浸在泡沫里的房地产与金融体系在金融海啸风暴下岌岌可危,李克强协助总理温家宝,推出高达四兆人民币的救市政策,连同地方政府总共放水高达13兆人民币,成功带领中国经济安度风暴,却也埋下更大的泡沫危机。
2013年李克强接任总理之后,大力推动棚户区的改造,诉求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成为他形塑中国经济的起手式,更强化了金融海啸全球复苏后的财富效应,持续积累的财富将中国股市推到高点。在2015年6月上证指数创下5,178点后,随即触发强烈卖压,七个月后的2016年元月跌至2,638点,几乎腰斩,李克强扛起拯救股市崩盘的重任,也开启一连串的金融产业整治运动。
中国经济历经30余年的改革开放,积累大量的贪腐与结构性的问题,结构性改革就成为李克强总理任内最重要的工作,习近平与李克强在2015年定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方针,借由去杠杆、去过剩产能、减少货币放水、让过度刺激中国经济借由时间与政策,转换为更为多元与健康的结构。
在调结构过程中,李克强无可避免触及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能,除了收缩各地方政府过度投资的钢铁、煤矿、水泥、石化等企业,直接斩断各级地方政府的利益,更将改革的大刀砍向最有创新动能的互联网、补教产业等,李克强斩断由日本软银孙正义主导的互联网生态圈,收回由国家与党全面掌控,但是也付出大量的失业与创新动能减缓的庞大代价。这也印证了李克强所说「改革进入了深水区,的确是因为它要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的名言。
在国务院总理后期,李克强一方面要处理恶化的中美关系,挺过贸易战、科技战的层层攻击,还要继续推动与习近平联手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愿景,同时以庖丁解牛的细腻手段处理中国恒大、碧桂园等地产巨头天文数字的倒债危机,在新冠疫情肆虐的三年期间,更要在防疫封锁下维持经济增长与社会安定。
永远坚守老二角色、支持习近平领导的李克强,领导中国经济度过15年的狂风暴雨,如今中国经济再度走到拐点,继任的李强总理拚经济的政策应出尽出,习近平11月中旬也将前往美国旧金山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领袖峰会,美中对立转轨缓和,如果中国经济再度展现新局,那应该就是李克强任内锐意改革的成效展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