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大历史悲悯,看待二二八
研究过二二八,拍过纪录片,访问过林江迈的女儿,也写了许多文章,我总是想二二八的真相该日渐清晰了罢?
然而,某一种伤痛永远存在。它像一个旧伤口,一直在政治人物的抠动下,不断出血,永远也好不了一般。
而最容易的说法即是「没有真相」,就没有正义。
的确,二二八有一个黑洞。那就是事件发生的起因、过程与结果都被各种政治目的所扭曲,以致于许多真相难明。
难明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各地发生情况不一,有的是激烈冲突,有中共地下党员如谢雪红、张志忠在领导,所以有临时的群众组织,进退之间有人领导,就不会死伤太惨重。另一种是缓和的状态,例如:麻豆因为有陈仪的外甥丁名楠在保护,所以军队迅速通过。但其他无组织,或各地临时组成的处理委员会,就容易沦为牺牲者。基隆、台北、台南、高雄大体如此。而各地还有更复杂的报复,不一定来自军队,而是台湾内部政治势力间互相斗争。吴新荣日记里就记录了日本统治时代的御用士绅,利用这个机会,暗中告密,消除异己,导致正派的抗日志士遇难。
这种复杂的情况,当年戴国𪸩就曾深刻体会。然而,他虽然知道某些真相,但面对这种台湾人互相斗争出卖的内幕,他也不愿意揭露太多疮疤,而用一种悲悯的心去看待乱世的人,而稍稍加提醒而已。这些内幕,的确很难有真相。
其次是中国共产党在二二八的作用。由于中共地下党在台湾刚刚开始发展,根本来不及准备发动群众暴动,就爆发二二八,因此临时组织起来,在台中成立二七部队,后改为「台湾民主联军」,在嘉南一带,成立嘉南纵队,后改名为「台湾自治联军」,以鲜明的标举「民主自治」的诉求。「台湾自治联军」在二十一师来台后,退入山中,还曾想在梅山建立「小梅基地」,但因张荣宗带领的部队被国军截获围杀,乃散开逃亡。许多参与的人后来流亡大陆,与谢雪红成立「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这一个部分,因为两岸仍处于冷战对峙,中共不愿意落入国民党所谓「二二八是中共阴谋」的宣传,所以不愿公布地下党真相,此处仍是最大的谜团。今年,中共纪念二二八事件七十周年,要公开举办活动,或许有一些真相会陆续呈现出来。
二二八本是一场「偶发性暴动」(林书扬语),一个圆环卖烟妇人的香烟被取缔,导致宪警冲突,有人被枪杀,再演变为全台暴动,当然有结构性的原因。那就是台湾日据时代的现代化,让台湾有了初步的法治。日本统治台湾,是明明白白的歧视政策,台湾人被当成二等公民,但至少有法治可循。但国民政府来台,却是不仅毫无法治,台湾人更是连「公民」都不是了。如果台湾人会怀念日本统治,许是源自于此吧。但怀念二等公民的心态,又是何其可怜可哀。
但回顾当时的中国,何曾有过「公民」的概念?在清朝末年以降的列强侵略、辛亥革命、军阀内战、抗日战争后,中国大陆何曾有过可以喘息的机会,来建设一个法治国家,更不必说现代性的「公民」了。台湾人是从「二等公民」,沦为非公民的处境,但回顾整个中国历史,何曾有过「公民」与法治?这样悲哀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在日本侵略战争中,吃尽苦头,贫困落后,抗战胜利是苦撑下的惨胜,如何接收并管理一个已经初步现代化的台湾?两种社会发展阶段的矛盾,才会爆发。而中国大陆也随即陷入内战,在1950年代的白色恐怖之后,二二八就更成为禁忌了。
真相的追寻,只是二二八的起点。但更大的结构性真相乃是,两岸当时的社会发展阶段落差,才是悲剧的根源。台湾人感叹着自己命运的悲哀,或可想想当时大陆经历百年战乱下的悲惨,几千万人的死伤,更是百倍于台湾,而怀着一种悲悯之心,去看待那历史撞击下的生命悲剧。
唯有怀着这样的大历史的悲悯,怀着爱与谅解的情感,我们才能化解那仇恨,克服殖民地遗留的那种二等公民的心态,成为一个自主的、有尊严的人。(作者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