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生活到底有什么好 让摄影师的他决定来场小隐居山宿呢?

山中生活到底有什么好 让摄影师的他决定来场小隐居山宿呢?(图/行遍天下提供)

一年之中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这天,多雨的北海岸突然春光乍现,我们驱车开进林间的产业道路小径,目的地是浅山中一座没门牌的小木屋。下了车,眼前是日杂充满低调美感的户外生活场景。木屋里,主人把研磨好的咖啡粉填进滤器把手,接着将把手转进布满使用痕迹的Rancilio咖啡机,按下按钮、一阵扑鼻的香气旋即在小屋漫开。递上咖啡的人正是摄影师陈敏佳,为了追寻心中理想的生活风景,他离开城市,在丛林深处,搭建出另一种人生的可能。

是什么原因让陈敏佳决定离开城市生活来到丛林深处搭建出令一种人生的可能?(图/行遍天下提供)

脱离主流人设的人生

台北土生土长的敏佳,由于工作时常出国,观察到不同城市人们对于生活环境选择的习惯迥异。有办法住进台北市中心的大多数是有钱人,反观美国典型城市住的大部份都是穷人。在洛杉矶,即使一般小资中产阶级普遍也会选择有大庭院、可以养狗烤肉空间自由、免于塞车之苦的郊区生活,他忍不住反省台湾社会主流标准的生活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答案很快在心中浮现。

走进森林,跟可爱的狗狗一起玩一起闹好不惬意。(图/行遍天下提供)

他开始寻觅一片平凡没有被炒作过的土地,用自己也能施作工法房子,过不被房贷绑架一生的生活。起初在东部绕了一圈,评估自己的人生还不到移居花东的时机,于是选择了距离台北1小时车程的北海岸,如此一来有好的工作机会也能从容赴约,在工作与生活之间取得一个平衡。

山中无甲子,生野火、洒水 浇菜,不自觉时光飞逝。(图/行遍天下提供)

如果房子是一种有机体

一般人设计房子会设想未来,爸妈来住、结婚、生了小孩⋯⋯怎么办?与建筑师朋友认真讨论后,朋友给他的方案是一个6坪方大的钢构盒子,他相信生活经验会告诉敏佳房子该怎么长大。敏佳开始运用便宜、容易取得的实木材料盖房子,书架上《木屋之色》、《我用风、水、阳光盖房子》、《便所:从排泄空间看日本文化与历史》、《图解木构造》、《住没有空调的房子》、《寻常的社会设计》⋯⋯都是被熟读的建筑科普书。他发现盖房子其实有不少规范可参考,善加运用通风、采光等自然力,还能实践节能的生活。墙上纸条画着夏季和冬季不同的通风模式,如何开窗?搭配抽风扇?这些都是灵感一来笔记钉在墙上,等有时间就会慢慢施作。

灵感来了,就把点子写出画出在纸上,等待未来有空时就来尝试。(图/行遍天下提供)

6年来,小盒子像是有机体又像是乐高积木,最初的工具间,然后有了桌椅,又有了厕所淋浴间、厨房、房间⋯一步一步进化成如今的模样,并且持续演化中。小屋最让人惊艳的莫过于干式厕所,竟然还有免治马桶!台湾随着山林开放,随之而来的便是爆量的排遗问题,而敏佳也将这种主要以木屑腐植土与排遗混合,进行「好氧发酵」后分解成为堆肥的干式厕所设计与使用心得带上嘉明湖山屋,设计出一套木屑与排遗混合比例等等的SOP,共同建立对环境友善的生态厕所模式。

透过书籍、生活中的灵感,陈敏佳这6年来从无到有呈现出如今的房子模样。(图/行遍天下提供)

充满觉察的日日好日

依照现代城市文明与资本主义的现代人,以大量时间工作换取金钱,再以金钱购买生活所需。这样的生活曾让他感到不断在燃烧、能量一直掉。但现在每天都能从

大自然获得养分,觉得被充满电,他跟我们分享:「最大的改变莫过于开始有时间吃饭!」从前摄影工作为了赶拍进度恨不得吞两颗药丸就能解决一餐,现在懂得认真面对食物,甚至研究食物怎么来、怎么种?原本吃便当过活的人,现在则希望打造出自己的食物花园;从前会花很多时间看表演、逛书店、汲汲营营于文化美学的实践,现在即便只是多盖了一间仓库,或带着狗儿阿肥、小黑散步走出一条新路线,就是令人满足的作品。

手冲出室内迷漫好闻的咖啡香。(图/行遍天下提供)

人们在满足基础生理需求后,方能起身追求形而上的自我实现,而房子就是聚合一切满足人们生理需求的地方。但一般人对于房屋结构其实并不清楚,发生问题需要整修时,通常需要仰赖他人。我们看着眼前的敏佳,原本拿相机、按快们的双手如今拥有了解决家中各种复杂系统问题的能力,盖出用干式厕所、木屑炉取暖的自然家屋并且绽放出跟自然林相都好契合的笑容,真心感受到他身体力行实践理想生活的无限可能。

天冷时添上柴火的古意暖炉温心也暖身。(图/行遍天下提供)

拜访人物

平面、动态摄影师的陈敏,2005年至今担任视丘摄影艺术学院讲师。曾任《Shopping Design》、《小日子》杂志摄影指导,及《GQ》、《美丽佳人》、《诚品好读》、田中央摄影群特约摄影。着有《屋顶上摄影文集》。

屋顶上摄影纪录

本文作者:行遍天下

(本文摘自《行遍天下5月号343期》)

《行遍天下5月号3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