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汗医护,从那永远不会出现的补休谈起

作者小萌医界人士

如果记得没错的话,中华民国有部法律叫作《劳动基准法》,当中至少有四条条文规范了「天灾事变突发事件」后,雇主应该要有的作为。如果有必要让员工延续工作或者停止休假,那么事后不仅要有「补休」,还要加发「双倍」的薪资。看起来很陌生,简直像是神话,大概没有一个尘爆过后忙翻的护理师会期待医院真的这么做,更何况医院还告诉大家这叫作「自愿返院帮忙」,共体时艰诸如此类。

这种时候谈钱多么俗气,而且医院人力吃紧,怎么会有办法让护理人员补休?也对,而且以下的情境在医院里头本来就会发生:

「这个月人手不够,你就先不要放假,跟大家一起加班。」「你想准时下班,那你的同事就要cover你的loading,这样会比较好吗?」「没有人在报加班费的,你打卡完再继续去把工作完成吧。」

我们推崇善意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但没有一种爱心可以被予取予求。人力短缺的问题原先就存在,每一次都用共体时艰的遁词互相欺骗,到最后换来的就是血汗医疗的无尽循环

台湾人的原则相当一致,法律被无视是常态,平时可以要求劳工加班、不给加班费,员工默认、政府默许、雇主莫名其妙地省人事成本,到了灾难来袭时,再转而一股脑儿赞叹无怨无悔付出的医护,完全体现了我们对于小政府的期待与市场机制的追求,也幸好每一次的灾难过后总是有纷飞的「偶发义举」,让事态不至于变得太过严重。

一定是我只看到黑暗面,好像我们比较不喜欢从惨剧里学习,让问题留在那儿才方便在事后标举慈善大旗,以及积累个人的声誉。虽然讲过很多次了但以下的状况绝对不会发生,比如说:医院从头检讨起护理人员的编制,让左支右绌的人力缺口得到纾解,遇到紧急危难才可能争取到一些余裕;平时调配非必要手术量,让住院医师工作过劳稍微减轻,不用拖着病躯医治其他病痛的身体。

可能是基于某些重要的原因,事故意外后,非紧急、非必要的手术量没有减少,外加多出来的烧烫伤病人手术,整形外科住院医师半夜12点下班就要庆幸,展现出医者风范是大老们的工作,底层勉强靠着网路上加油打气图一丝苟活,更重要的关键字是共体时艰,其他科别的住院医师可以支援,必要的时候把PGY和Intern也带上,难道你想让民众失望、让长官没面子吗?

健保造成护理人力荒宛如颠扑不破的真理,虽然中间的论证过程我不是太明了但也无意否证,谁来同情我们,除了怪罪健保和迁怒医纠,还能怎么看见自己的职业尊严?只是我们仍得面对这个问题,健保的钱应该要给到多慷慨,医院才不会自顾自的喊穷?还是只能相信,开放自费市场以后医疗机构就没有降低人事成本的问题?我们可以用「保大不保小」来回应关于财源短缺的难题,但跳脚的基层开业医恐怕不是那么容易说服。要鼓励开拓自费市场、差别医疗环境吗?和信医院的争议之后只怕得更加小心,除了要把规则谈清楚,意外时别忘了第一时间上网po文,声明你大爱无私没有要拒绝病人。问题很大、人的脑力很有限,更何况我们还陷在到底政府「要管多少」的难题里而不敢面对。

好像把话题扯远了,为文至此也只是希望我们能看清楚普遍的便宜行事、在现代社会底下的无能为力,以及医疗机构与政府联合剥削劳工的现实。别让纵容机构慷基层之慨,从这边先努力做好(而且其实不花多少成本),慢慢我们再来谈怎么改善这残破的医疗环境。

●作者小萌,医界人士。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网友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