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蕙旋风,吹倒表演文化大树?

作者路仁教授

从10岁在北投温泉乡的那卡西走唱,江蕙见证台湾表演文化的萌芽。在那时,音乐非随手可得,得守于收音机旁等待,偶而传来钟爱歌曲,像梦中情人忽然立眼前。若想听指定歌曲,得到那卡西点唱,当歌声起共鸣,台上台下常热唱一片。

直到江蕙今年告别演唱会沧海桑田说不尽变迁。要什么歌曲、听谁唱歌,在电脑前点键盘,随呼随到。可很多人在电脑前,却越听越乏味,于是冒着寒风漏夜排队,想听江蕙现场唱。

40年前的台湾,江蕙再红,只能唱给上百人听;40年后,大型舞台配搭巨型音响,可上万人同欢。40年前,江蕙的一场秀,工作人员骑摩托车沿街贴海报,知道的仍有限;40年后,江蕙在记者会哽咽话别讯息渗透电视报纸脸书、推特,化成漏夜抢票的人潮

台湾人的音乐热,随媒体渲染,为少数巨星送暖,像极了数年前台湾疯王建民。当初许多球迷守电视看他争冠大联盟,不再看次一级的本土职棒,甚至连家乡小学棒球队出征,也乏人关心,直到台湾之光受伤陨落,赫然惊见台湾棒球文化,因少人关心而云散

因此,若您买不到江蕙的票,也别强求,因为将目光聚焦于一轮明月,反让繁星被冷落而黯淡。况且买到票,在上万人中遥望舞台,又能见得到江蕙的颦笑或泪光吗?若带着望远镜朝圣,或看转播的大荧幕,岂非像在家看youtube?

当然,很多人认为不一样,因为现场有群众的热度,像将当年那卡西台上台下的热唱,放大成百倍。可这放大版也失真,也许气氛较像选举大型造势,在口号与呐喊中催出激情,而非小众的单纯感动。

人类最真的表演经验,还是台上看得到台下表情,台下看得到台上眼神的两方交流。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没有媒体的大众传播,没有大型音响来放大乐器人声,每场表演都是小众互动,却在温馨氛围中,孕育出贝多芬莫札特莎士比亚等杰出艺术家

因此买不到票,就不必赶热潮。去年,我在北投艺术季,于温泉博物馆旁的小表演台,参与人声传唱活动,感受小人物传唱的热情,至今仍烙印记忆。试想,当初若无人在台下,对在那卡西走唱的江蕙、于西餐厅演唱的邓丽君合掌鼓热烈声响,她们能一阶阶往上爬,变成超级巨星吗?

所以,漏夜排队买巨星的票,甚至长途跋涉坐车看表演,会不会太追星?不如就花点时间与金钱,支持在地艺文活动吧!

●作者路仁教授,铭传大学专任副教授,报纸专栏作家、教育电台每早新闻分析,也欢迎进个人网站交流。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讨论与声音,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