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T+A的狂热 台股天蚕再变

鸿海大陆投资主力舰FII快速通过中国审核即将挂牌,预计将吸引国内外庞大资金卡位,接下来可望有更多台资企业在陆挂牌,金管会千方百计要将资金留在台湾,对股市将更加做多,业绩成长的中小股及高息族群将有表现机会,配合去年获利及前二月营收公布,可做为筛选标准。

【文/方亚申

台湾第一大出口企业鸿海转投资大陆主体企业富士康工业互联网(FII)将在对岸挂牌,营收王公司离台在陆挂牌,这是非常重大的代志!鸿海在大陆持有八五%的超级子公司FII,从一月底鸿海召开临时股东会计划在大陆挂牌后,中国相关单位审议速度破天荒的快,未来一个月内可望正式挂牌,预计总市值将超过目前中国电子股已挂牌最高的三六零及海康威视的三千余亿人民币市场传出未来总市值将达五千~六千亿人民币,刺激台湾鸿海股价从底部快速拉升,股价从九○元以下拉升至九五元以上,这是除了台积电以外这次带领台股重返一万一千点的主要功臣。

鸿海集团总市值将暴增

鸿海及台积电上涨,威力十足,尤其是美国股市包括费城半导体以及Nasdaq皆已创历史新高,道琼以及标普这次较殿后,市场主要焦点在微软、美光、Netflix、苹果、亚马逊、谷歌、应用材料、Lumentum、英特尔等股价率先创新高带领,下次影响市场较大的变数将是在联准会三月二十二日开会。台股这次反弹已填补第二个跳空缺口,指数重返一万一千点,距离一月份高点一一二七○高点不远,算是全球股市前段班,而且外资并未大买,今年以来还是卖超,显见内资回流的威力,最重要是政府也做多,只要美国股市未连续大跌,台股将持续个股表现,而现阶段美国强势股在于科技类股,相对台湾电子股将较受青睐。

这次鸿海大陆公司FII即将在当地挂牌,威力不容小觑,鸿海持有FII八五%股权:FII是中国第一大出口企业,目前内地总市值最高的两家挂牌电子股分别是三六零及海康威视,总市值都是介于三三○○~三四○○亿人民币,一般预估以FII是全球最大电子代工厂,挂牌后总市值上看六千亿人民币,至少超过五千亿人民币。若以五千亿人民币计算,相当于二.四兆台币,比台湾母公司目前总市值约一.六六兆还多,而鸿海持有FII的价值将高达二.○四兆台币,相当于鸿海此部分每股就有一一七元价值。而经由FII挂牌,鸿海集团总市值,包括香港富智康及日本的夏普,将从大约二.二兆台币暴增至四.六兆左右,在台湾将超过台塑四宝、仅次于台积电。

而为何看好FII挂牌行情?这次中国火速通过鸿海子公司FII的A股上市案,写下很多第一,打破历来纪录。首先是从送件到获得大陆证监会通过,仅花三六天(其间还有农历年假)是历来申请A股挂牌企业中通过审核速度最快;其次是FII将是鸿海集团第一个在大陆挂牌的子公司;第三是FII挂牌后,市值有望突破五千亿人民币(约二.四兆台币),居鸿海集团旗下企业第一;再来,其市值也可望是中国A股的科技股市值之冠。中国审查几乎是一路开绿灯,也不管FII成立未满三年条件,财报内容充满争议等等,相较于去年上市的陆企IPO平均耗时一年三个月,富士康创下陆股有史以来上市速度最快的纪录。大陆媒体纷纷以「插队保送」、「光速IPO」等形容词,描述FII这次登陆A股的特殊之处。业界人士研判,FII原本最快于四月初于A股挂牌,在大陆官方协助下,作业程序不断加速,最快可能月底就挂牌。市场认为,大陆此举是积极笼络台商优质公司。

台湾资本市场面临挑战

当然以FII经验,对于其他台商极具吸引力,毕竟中国市场PE动辄以三○倍起跳,五、六○倍也习以为常,相较台湾二○倍就算高,有机会有能力者未来当然以对岸挂牌为优先,而FII是继亚翔之后,第二家台湾上市公司以「T+A」(台股+A股)模式,成功分拆大陆子公司在A股上市,FII登陆A股对台湾资本市场可能造成的效应仍不容小觑。目前台湾近一千六百家上市柜公司中,近八成在大陆有投资。这些企业未来只要在大陆有再投资需求,循亚翔与FII的「T+A」模式,在大陆就地融资,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未来会有越来越多台湾上市公司争取登陆A股。包括南侨、臻鼎KY等子公司都已有申请动作,台湾相对容易被边缘化。过去外资投资新兴市场科技股都以台湾为优先,未来恐怕就不是如此,台湾资本市场面对的挑战,恐怕不只是如何留住企业的问题。

FII走绿色通道快速上市,主要与中国证监会开放对新科技领域的「独角兽」(指估值在十亿美元以上的初创企业)公司上市有关,FII做为领头羊,将是只准成功、不准失败,而未来大陆资本市场将优先对符合条件的新经济企业提供融资。此外,二月二十八日在美退市逾两年的三六零成功回归A股。大陆企业境外上市回归A股话题,是今年大陆两会的关注焦点之一,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近日受访时,表达强烈回归A股意愿。李彦宏表示,百度从上市到现在股价涨了一百倍,没在A股上市,是大陆投资人的损失,百度非常希望能够回归A股。此外,以小米美团为代表的另一批高科技企业也在摩拳擦掌,寻找更合适的上市地。大陆监管单位已对券商作出指导,生物科技云端运算、人工智慧、高端制造业四个行业,若有「独角兽」,立即向发行部门报告,符合相关规定者,可以实施「即报即审」。未来还有在美国及其他地区挂牌的阿里、京东携程、微博、网易以及香港上市的腾讯、舜宇光学都可能陆续回中国发行CDR。(全文未完)

全文及图表请见《先探投资周刊1978期》便利商店及各大书店均有贩售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当期内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