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台股投资新热点

每年的二、三季是台股最不容易上涨的时候,不过在全球股市持强、外资尚未全面翻空之前,仍有个股操作的机会,只是心态上恐须渐趋保守,而长线资金则可逢低介入绩优的殖利率个股。

【文/黄俊超

春夏交替、浑沌不明的四月天,是台股在过去的二○余年中,仅次于九月最容易出现大幅变动的期间。以统计资料来看,承接着累积将近半年的涨幅过后,接下来又有五月的缴税旺季、最不易上涨的六月,与第三季指数凭空蒸发的除权息,纵然平均仍能有将近○.一%的涨幅,不过上涨机率却是不到四五%。

第二季须谨慎操作

今年四月,动荡因素依旧未见减少。先从国际股市来看,美国道琼指数重返一万八千点之上,距历史高点已不到两个百分点,日股在地震过后利空仅反应一天,目前已强势突破前波平台整理区,美元指数近期的弱势表现,给了新兴国家股市大大的喘息空间,不过已回到去年整理区间内,另中国上证指数回到三千大关附近。

再从全球总经来看,多哈会议伊朗拒不参与、沙乌地阿拉伯态度强硬冻产计划破局油价未来走势仍诡谲多变,加上日本发生等同阪神地震规模的熊本大地震、中国三月进出口数据似乎出现了好转迹象,昙花一现与延续将有极大差异,另FOMC四月底的会议声明市场又要猜猜看今年何时升息、又升息几次?

而台湾加权指数本身,低档有季线向上交叉半年线的支撑,又月KD指标向上交叉才刚突破五○中值,仍具长线保护短线的空间与效果,不过成交量能仍难放大,单月的日均量不过八○四亿元,若扣除掉ETF,则在个股上着墨的资金又更为冷清,因此,强势股不容易有扩大与转换的空间,操作上选股逻辑远远重于指数变化

市场上总是流传着「XX变盘」,追根究柢就是一种统计学,而四月与九月是相对容易开启变化的两个关键时间。根据附表统计数据来看,过去二○余年,台股上涨机率以超过四分之三的十二月为最高,其次是二、三月,另九~十一月也有一半以上的上涨机会,不过若从平均涨跌幅来看,则是出现八比四的比例。

留意三个结论,一是元月行情不存在,由于年底上涨机率高,涨多拉回、年前减码很正常,四月有点类似,也是必须面临上涨过后的卖压考验,加上前一年度年报公告、股息政策陆续出炉,与第一季的财报紧跟在后,今年又有第一季台币升值的相对负面不确定因素,获利数字将考验投资人能否看穿谁在裸泳的眼力

第二,五、六月股市表现明显受到缴税影响,加上过去电子类股季节性有较为明显的五穷六绝现象,使上涨机率都是低于四成,这状况甚至延续到七、八月的除权息旺季。因此,四月起投资人的警觉性开始提高,风吹草动都容易让股价显得不安稳,而美国股市俗谚「Sell in may and go away」,两者的时间点相当接近。

三是统计数据是历史累积,绝不代表未来将出现相同结果,也如同股神巴菲特评论技术分析,就像是看着后照镜在开车前进,不过,人性总会让历史换个画面且重复上演,循环也不是那么容易改变。虽然国际股市依旧维持强势,不过仍要提醒投资人,纵然第二、三季负面的变数相当多,操作纪律是最好的应对武器。(全文未完)

全文详情及图表请见《先探投资周刊》1879期便利商店及各大书店均有贩售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当期内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