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splay/博士等于57K吗?

图、文/Kisplay

国科会为了解决产出过多的问题,推出了所谓俗称「57k方案」的博士就业方案,当然这个方案似乎没有得到民众太大的好评,其实补贴就业并未斧底抽薪地解决问题,追根究柢,还是教育部广设研究所惹的祸,民粹要求人人有大学念,供给过剩就造成今天这样。先不谈这么严肃的政治问题。政府出发点在于让博士生能跟业界的需求接轨,精确一点说,是希望博士(们)能到业界贡献所学,特别是研究与发展这块,更进一步促进产业升级,毕竟博士班培育的人才就是为了研发取向。不过可惜的是,业界「似乎」对博士学历员工需求不大,当然也会有论者认为这样一来会排挤硕士生的工作机会,不过,笔者倒是觉得,业界所需要的研发方向与学院里的研究方向不同,业界投入研发最终目的是为了要能卖钱,太尖端科技技术如果不能广泛运用、不能量产,或者生产技术跟不上的话,再好的研究成果专利、技术等,在业界可能都不值一毛钱,笔者虽没有待过园区,不过我想在R&D单位的员工,不一定人人具备博士学历,硕士、学士只要有好idea,一样可以做个好的RD人员。所以我认为,不管学历如何,如果要在业界从事R&D,或者以政府角度想要促进业界进用博士生 / 增加R&D促进产业升级,我们应该要去问的是这两个问题:1.R&D对业界有好处吗?(能卖钱 / 带来获利吗?);2.如果要从事R&D,该去什么样的公司?让小弟财务的角度试着回答这两个问题。让我们看看2010年最赚钱的10家公司,赚钱的定义很广,我们从 EPS(Earning per Share,每股盈余)的角度来看。不少证券公司都提供EPS排行的功能服务,我们随便找一家券商看看,2010年EPS最赚钱的公司是股王宏达电」,以每股税后48.49元大幅领先第二名「大立光」的30.15元。其次是联发科、中和、洋华……等,一直到第10名「信昌化」。于是笔者依据这份排名做了下面这张试算表 (资料来源:公开资讯观测站 ):(大图请点我)上面这张表为了统一比较基准,均选用2010年全年数字当基准,由于我们仅需要在意台湾地区的状况,所以都以非合并报表为基准(仅观察母公司)。 一份财报包含的资讯很多,有兴趣的人都可以在公开资讯观测站下载每家上市柜公司的财报,财报会告诉你这家公司一年花在研发的费用有多少、薪资费用有多少。我先解释一下这张试算表的一些科目,员工总数部分会在财报附注第1页揭露,比如说宏达电:(资料来源:宏达电2010年财务报告第11页) 这里公告的员工人数是当年度12月31日还在职的员工人数,很可能过年后增聘或离职,由于我们不容易得知公司这一整年招募了多少人又离职了多少人,所以先以这个数字代替。 薪资费用的部分不会在损益表揭露,会放在附注里头的用人费用说明,通常会做好一个表格,(下面这也是宏达电) (资料来源:宏达电2010年财务报告第35页)通常制造业会将生产线上员工的薪资归属在营业成本内,把非生产线员工薪资归属在营业费用,但无论如何,毕竟都是员工,每个月都会领薪水,所以我选用合计数,但其实科技业员工领的package包含年终分红配股,不过在员工分红费用化之后,应该大部分的公司都将这些分红计入薪资费用里了。在此也不计入劳健保退休金等费用,让我们单纯点来看每个员工每年实际领到手的钱就好。我们也一并比较了台湾最知名的两大公司—台塑、鸿海,以及他们的薪资、研发费用。这张表很明显地可以看出联发科无论在平均薪资、研发费用率以及人均研发费用上均是个中翘楚,毕竟IC Design原本就属于R&D密集的行业。可是这张表透露出一些令人担忧的讯息,EPS最赚钱前10大公司里头,研发费用占总营业费用超过5成的公司只有3家(大立光、联发科、立锜),如果降低标准到4成的话,勉强再多1家洋华,是不是表示公司投入R&D不必然代表让公司比较赚钱?笔者选用研发费用率(=研发费用/营业费用)的用意在于观测企业分配费用预算时,有多少比例分配在研发上面(通常管理良善的公司,营业费用可以控制在一个稳健的水准),研发费用率会透露出这家公司对于投入R&D的态度与预算。不过其实,研发有点像是定期定额买乐透,不见得每个产品都能顺利问世量产,量产了也不见得能赚钱,投入的研发费用就变成打水飘,但是一旦有项产品成功,企业所获得的报酬是很高的,所以企业必须在投入费用与报酬(包含股东的报酬)之间取舍,订立一个合理预算。 那么这10家赚钱的公司适不适合博士生去呢?笔者把人均研发费用拉出来,就可以看出哪些公司在「相对上」比较着重R&D:

要注意的一点是R&D人员通常只占公司员工总数的一小部分,除以全公司员工去计算人均费用肯定是会偏颇的,好比鸿海人均研发费用才不过4万6一年,可是因为鸿海员工众多,鸿海一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可是高达388亿这么多阿。 本篇文章外稿作家 Data提供相关推荐文章:Kindle Fire 策略大揭露Kindle Fire用老招开创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