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博士论文初稿岂等同于真本?(林保淳)

图为2019年总统府秀出蔡英文总统在伦敦大学博士论文原稿。(本报资料照片)

有关蔡英文的「论文门」案,今日开庭,被告律师提出了所谓的「论文原本」,以证明蔡英文当初的确是写了论文,呈交于学校,并以此论文通过了考试,取得了正式的博士学位。

我本以为这应该是最能还蔡英文清白的证物了。殊不料所提出的「原本」,竟然还是2019年在总统府公开「示众」的初稿――一页一页散装、未有装桢、未有连贯页码,甚且上面还充满了立可白涂改文句,以及超过400个错字的「初稿」。

犹记我当年撰写论文,「初稿」还是用手写的,完成了几百张600字的稿纸,也必须先去影印、装订,才敢送交给系所。通过口考后,回来还必须将口试委员指出的错误之处,加以改定、修正,然后才请人打字、印册。「初稿」交出,虽是颇有自信能通过,但还是战战兢兢,深恐有个「万一」。

事实上,「初稿」只能证明蔡英文「曾经」写过论文而已,因为就一般的博士(甚至硕士)学位取得的程序,必然有以下几个阶段:(1)初稿完成;(2)编妥目次、页码、装订成册;(3)提交系所备审;(4)寻找口试委员;(5)安排口考日期;(6)口试;(7)审查通过与否,并提供修改意见;(8)取回修订;(9)重新装桢,从封面、内页、目次、页码等皆须齐备;(10)送交系所;(11)取得博士学位。这11个程序,都是必须完足的。

蔡英文的律师所提出的「初稿」,甚至连第2个程序都没走完,世上岂有任何一个学生送交论文时是以散页提交的?即使真敢如此提交,但口试时是否能通过,也没人敢保证。岂能以区区的「初稿」就证明其必然取得了博士学位?

我在1989年取得博士学位,当时的论文《明末清初经世文论研究》,由于经济窘困,不敢多印,连同校方所规定的七本,总共只印了30本,一方面以因应申请教职所需,一方面也用以分赠师长。但我交游素来不广,也深畏「投卷」之讥,这30本也算是绰绰有余了。其后,文津出版社同意出版,多增了主标题,以《经世思想与文学经世――明末清初经世文论研究》,并申请了当年新闻局「重要学术论文」的奖助出版,文津的邱镇京先生赠我30本,30年来,好不容易才将库存清完,留一本精装、一本平装作纪念。

不敢多印、多买,主要关键还是在经济问题,等我经济稍微宽裕些后,2005年远流出版的《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我就一口气自购了100本,不到一个月,就赠送得七七八八了。

蔡英文曾自夸她的论文经由口考委员认证,是足以取得2个博士学位的,所以破例给了她1.5个学位。有如此表现杰出,前无例、后无续的优秀论文,如果是我,在经济许可的情况下,肯定非得印个3、5百本来「骄其乡人」不可。可惜的是,我拿的不过是个村里村气的「土博士」,书也未有如此高的评价,只能一切从简了。

蔡英文所取得的可是英国著名的LSE的「洋博士」,在那个年代,「海归」回来的洋博士,可真不是我们的「土博士」所能比拟的;蔡英文出身于富豪之家,家大业大,论文又是如此的优秀,而我不怎么起眼的论文、书籍,都还能轻易取得,但蔡英文至今却连一本「正式」的论文都拿不出来,这真是让我大惑难解的事。

蔡英文究竟是「真博士」还是「假博士」,我心底自有定见,不必多说。但如果依照蔡英文律师所提出来的「初稿」,就意欲「证明」她有论文,并以此取得博士学位,请恕我还不至于如此昏蠢愚昧,是绝对难以认同的。

(作者为退休大学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