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首钢园:借冬奥会的翅膀 实现文旅转型

乍春渐暖,位于石景山区的首钢园也逐渐恢复了生机,大面积的绿化色块,让那些原本陈旧钢筋水泥也变得悦目起来。

首钢老园区经过绿化后的新面貌

来这里的人不多,但大多都抱着探索精神,昔日的首钢工厂,如今对于年轻人而言,就是一片颇有兴趣的「复古钢铁森林」。他们拿着相机,摆拍或者是对着某一个生锈的螺丝钉记录,来往穿着蓝色工服员工一脸微笑

首钢老园区西十筒仓展馆里还保留着原来炼铁的原料

首钢钢铁主流程工厂迁离北京,已经快十四年了,2005年至2010年9次停产,从五号高炉到3号高炉的炉火熄灭,5年的时间里,数万人背井离乡迁往渤海湾的曹妃甸。2008年,北京迎来蓝天奥运,当老一辈人还在缅怀过去,新一辈则仰望天空,拥抱新首钢的华丽转身。

首钢园服公司冬奥事业部金玉

姜金玉,95年来到首钢,那时的她才18岁,从那开始,她便担任天车工,一直做着流水线工作,从这个高炉到那个高炉,在煤灰里打滚着过日子,每天不用化妆也不用与更多的人交流,只用自己按时准点上下班,重复着自己繁琐而熟悉的工作。

首钢老园区西十筒仓改造规划设计图纸

首钢工厂停产的时候,她有些不舍,但没想到她会与冬奥结缘。2015年7月31日17时57分,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吉隆坡举行,投票选出2022年冬奥会举办城市——北京。当时要解决的问题是冬奥组委的办公地,位于石景山的首钢园区列为首选,2016年5月,冬奥组委入住首钢园区西十筒仓。

首钢建设投资公司工程部副部长罗刚(左) 冬奥组委会办公用楼(右)

首钢建设投资公司工程部副部长罗刚在被问及工程改造中最难的问题时,他摆了摆手,“除了时间紧迫,其他都不是问题”,“钢筋水泥的筒仓改造、开窗打洞采光,等等我们都做到了。”

首钢园区冬奥组委会办公区大门

姜金玉从天车工到讲解员,也正是搭乘了冬奥筹备举办的契机,她从车间走向讲解的舞台,每天化上精致的妆容,精神抖擞地给每一个参观的领导或者嘉宾,乃至游客讲解,“1600场,服务过3万多人,从刚开始的生涩到现在,从档案馆里摸索,修改了无数份讲解词,现在也能对答如流了。”

首钢园区西十筒仓展馆墙上的口号

她的脸上有一种自信,当我看向场馆墙壁上那句“工业文化延续传承”的口号时,更有感触。对首钢来说,这几年是一种跨越,对于她来说,也是一种历练和提升。

园区内的清洁工人正在擦拭筒仓的玻璃幕墙

“不止是园区在转型,人也在转型,现在的安保、保洁都是从原来的车间工人转型过来的,你看到的这些人,以前连跟人打招呼都羞涩,现在会对每一个经过的人微笑,施以帮助。”

首钢园区里的建筑风格:一面是传承 一面是创新

谈到转型,首钢建设投资公司党委副书记张福杰感慨道,“首钢转型,不同于一般园区的转型,它属于工业园区的产业改造,并非新型凭空建造的园区,而是老园区改造。”老园区改造,从钢铁产业板块延伸体育、娱乐、地产、服务,而未来还会更多。首钢园给自己的定位是“新首钢的工业文旅名片”。

首钢集团激励员工的口号

首钢园的创新发展何以得到各方的重视?张福杰解释道,首钢的转型符合首都的发展定位,市领导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园区建设,协调解决各类问题,积极推进完成调研规划建设。

首钢园区的三高炉和秀池

据张福杰介绍,目前在冬奥广场片区内,冬奥组委办公区和国家冬训中心的“四块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冰球)训练场馆均已建成使用,作为2022年冬奥会北京城区唯一雪上项目比赛场地滑雪大跳台正在建设中,今年底将建成。

谈及园区内是否会用到5G时,张福杰说,我们的园区要打造科技园区智慧园区, “5G、AI、大数据,都属于智慧城市的一部分,举个例子,目前,这个园区有八种无人车驾驶场景,还有数字智能科创高端金融以及文化创意。未来我们将朝着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的目标推进首钢园区的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