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医事人力供需失衡,政府要有全方位对策

医护人员工作辛苦,一场疫情更造成护理离职人数飙高。图/本报资料照片

教育部在2022年一口气核准了清华大学、中兴大学与中山大学的三个学士后医学系,表达了政府对医学相关领域未来发展的正面看法。今年9月,教育部核准第一所国立大学-阳明交通大学成立学士后中医学系,这是一个历史性决定,也突破了长期以来中医体系只依赖民间力量,缺乏政府投入的奇特现象。大约同时间,教育部也核准了慈济大学设立药学系,从整体医事人力的发展来看,政府是站在「长期做多」的立场。

上述这几个新医药相关学系的增设,并非没有反对的声音。事实上,几乎每次新的学系成立,各行业的相关公会(医师、中医师、药师)都会立刻出来反对,这是非常奇怪的现象。我们打个比方,如果政府为了未来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而成立新的学系(学院)和研究所,而资讯界群起反对,难道不觉得很奇怪吗?在少子化的今天,还有学门是年轻人挤破头要进去,政府开门当然是对的,除非政府的决策完全错估了未来人力供需的发展。

回顾历史,政府对于医疗人力供需的长期预测的确不可靠。1970年代,政府为了解决乡村地区缺乏医师的问题,成立了国立阳明医学院,每年招生120名。后来经建会(现国发会前身)曾于1982年委托学术界进行「台湾未来医师人力供需规划研究」,结论是我国医师人力到1995年就会饱和,公元两千年就会过剩。幸好时任经建会副主委孙震先生不相信公共卫生界用医师人口比就能推估出未来需求,所以未采纳这个「医师人力过剩」的建议,也才有后来的长庚医学院、慈济医学院、义守大学医学院和辅仁大学医学院的设立。在那个年代,谁会想到十几年后,我们会开办全民健保?而健保开办所引发的「爆炸性医疗需求」,若没有当年设立新医学院的远见,又如何能满足民众需求?

既然学术界对于未来人力的推估如此不准确,政府又如何能确保供需不失衡?因此,政府(或任何组织)决策时很重要的原则:「如果对未来的供需的估计是不准确的,那么要问的是,过多或短缺这两样,何者的结果比较严重?」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当然是人力不足比人才过剩的问题棘手太多了。

我们再来看最近的一个统计数字,台湾的护理人员,有证照的31万人当中,执业登记人数才18万人,执业率不到6成。而COVID-19疫情结束之后,护理离职人数飙高,比起医师和药师,以人数而言,护理人员当然是医疗照护体系的最重要支柱;其长期供需不平衡,并不是增设学系或提高证照录取率,就可以解决。一方面因为少子化、人口老化,会让未来供需失衡加剧,另一方面,低薪血汗的工作环境,对年轻一代愈来愈不具备吸收力,加上全民健保长期在「总额预算」的束缚之下,大部分医院本业都亏损,尤其是最需要护理人员的住院部门,使得医院无力替护理人员加薪。根据护理师公会的调查,护理人员的平均年薪不到70万元,这样的薪资与工作环境,让许多毕业之后领到执照的护理人员,很早就退出医疗体系。

新加坡学者林方源教授,在最近一场演讲中提到,COVID-19之后,新加坡的护理人员也面临大量离职的问题。星国的护理人员长期不足,靠相对的高薪,吸引了许多邻国的护理人员来维持其医疗体系的运作。最近会说英文的护理人员非常抢手,原因是许多国家,例如澳洲,就以移民政策为诱因,来吸引外籍护理人员,迫使新加坡亦祭出类似政策,让质优的外国护理人员,可以取得星国居留权,以稳定军心。

反观,我国政府对于所有照护人力(从一般家庭看护、医院看护人员)缺乏一套整体政策思维,长期以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以巴氏量表为例,如非选举期间,受到不同政党候选人政见的影响,才改变了多年来劳工主管机关,坚持以「行政手段」管制人民的需求,造成家属与第一线医护人员不必要的冲突,制造出许多社会问题。一般非专业人员尚且如此,需长期高等教育培养的护理人员供需问题之严重,绝非政府在选前「虚晃几招」,就可以因应。解决之方不止健保财源需要挹注,医院住院部门的给付要大幅提高,以利医院增加人力并解决人力不足与过劳的工作环境,更需大幅提高薪资,以吸引下一代的年轻人愿意进医院工作。此外,政府应考虑以奖学金大量招募东南亚与对岸的「侨生」到台湾读护理系,多管齐下,一方面先解燃眉之急,同时为未来供需失衡未雨绸缪,这才是上上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