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论政府轻轻忽忽的对外贸易工作思维

工商社论

现在执政当局所有的力气都用在「三倍券」,发行三倍券来振兴消费虽值得肯定,不过,外贸才是台湾第一要紧的事,过去半个世纪的资料指出,没有稳定的外贸,台湾就不可能有活络内需,创造稳定的外贸环境,是政府第一要务,其重要不言可喻,不过,如今我国对外贸易工作已亮起红灯

也许执政者会说:「我们的出口不错呀,今年前五个月我们还有1.5%的正成长,相较之下,南韩、日本、新加坡都是负成长。」然而,经济现象往往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当前外贸能顺遂一些,其实是长期累积的资本所致,而来日的外贸如何,则取决于当前政府的作为,若政府毫无作为,一切听之、任之好运终究有用完的一天,届时漫天盖地而来的危机难以想像

今天政府这种听之、任之,不作为的态度展现在许多方面,例如每年让我业者享有200多亿台币降税利益的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早收清单,再过几个月即届满十年,有识之士不断提醒有失效之虞,但政府却置若罔闻,还以谣言视之,前些时候经济部在《有关对ECFA终止谣言之说明》新闻稿上表示:「ECFA条文没有十年到期规定,我方不希望中国大陆片面停止执行ECFA,以持续双方经贸合作关系。」

当局四年来在ECFA上不作为,如今还希望对岸不要片面停止执行ECFA,未免可笑,再者,把早收清单可能终止的提醒当成谣言,更是匪夷所思,不知所云了。大凡对WTO有研究者都明白,自由贸易协定(FTA)是WTO最惠国待遇的例外,所谓最惠国待遇(MFN)就是一视同仁,不可对甲国免税,却对乙国课税。依此规范,FTA让缔约两国享有更多的免税利益,已然违反最惠国待遇。为此,关税暨贸易总协定(GATT)第24条开了后门,让FTA得以成为最惠国待遇的例外,其理由是FTA旨在协助自由化,而非制造贸易障碍,不过,得有个前提,就是原则上要让绝大多数产品的关税降至零(substantially all the trade)。

两岸ECFA是个架构协议,遥指着未来将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在这个前提下先启动500多项的降税清单,原是没有问题的,十年前东协加一早收清单也是如此。但如今的政治现实是,ECFA所遥指的货贸服贸协议已遥遥无期,失去这个前提,500多项早收清单于法理已不合,在8,000多项税则里仅500多项自由化,自然是不符substantially all the trade,如此,早收清单岂能长存?此理甚明。

台湾享有早收清单零关税的500多项产品,占每年对大陆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累计过去九年享有的降税利益66.3亿美元,约2,000亿台币。于此观察,如果早收清单失效,我国业者的损失极其可观,非仅降税利益消失,在大陆市场的竞争力也将随之下滑,此一问题之严重,于此可知,然而,我执政当局一年来闻风未动,消极以对,此一态度实令人叹为观止。

令人叹为观止还不止这一项,世贸组织(WTO)秘书长改选在即,美国、欧盟及中国大陆皆积极参与,在全球化波澜横生,美中贸易风云变色的此刻,台湾好不容易有个舞台,本该积极参与,但不可思议的是,自去年八月底我驻世贸组织大使朱敬一退职后,迄今总统仍未任命,我们曾于社论几度呼吁,然而政府依旧气定神闲,消极以对。一个我们费尽心力加入的国际组织,居然十个月没派大使,看来并非国际要边缘化台湾,而是执政当局自己把台湾给边缘化了。

有趣的是,我们在日内瓦代表团虽没有大使,但日前对本次秘书长改选也发布了新闻稿表示:「本团大声呼吁会员尽快加速选任程序,以彰显WTO之政治决心。」代表团文官确实认真,值得肯定,不过也显得讽刺,我们呼吁人家加速选任程序,但自家大使拖了十个月都还没派任,这样的大声呼吁非仅理不直气不壮,也有些滑稽。

我们政府一直说要拚经济,然而拚经济不是在拚数字,或拚什么四小龙第一,而是累积这个国家的人力资本、生产资本、文化资本及社会资本。今天的第一,并非始于今天,而是历年累积的成果。同样的,今天的失败,也非始于今天,而是历年一点一滴的流失使然。须知,我国外贸依存度(出口占GDP)逾六成,即使被视为内需的民间投资,也是外贸所诱发出来的,换言之,失去外贸等于失去一切。这也是何以半个世纪以来,历任政府致力于拓展外贸,并全力参与入会(WTO)谈判的原因。

如今,早收清单有失效危机,我驻WTO代表团已十个月没大使,当局仍消极以对,这到底是什么施政逻辑若连这么重要的两件对外贸易工作都如此轻轻忽忽,其余自无可观。「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执政者这种轻轻忽忽的态度若不改正,台湾生产资本、社会资本很快就会流失,而经济、外贸也很快就会走下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