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新南向政策和移工治理应有新思维

工商社论

在后疫情的时代,百废待举。「有政府,会做事」,相对民生经济和疫苗施打的问题,受到国人和舆情高度的瞩目;出现在每个人日常生活身边,「新台湾之子」的妈妈们,以及国际移工、特别是新南向国家移工,不被重视,对于社会的运作,却很重要。

长久以来,不可讳言,因为嫁娶而来台定居的新住民,无论是来自中国大陆或其他东南亚国家,很多是经社弱势与经社弱势族群的结合。来自大陆各省市,只是说国语的「腔调」不同,尚且受到冷眼相待,更何况肤色较为黝黑、来自新南向国家的新住民;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子女,「新台湾之子」何其无辜,在邻里巷弄、甚至在学校也可能被另眼看待。

究其根源,这是长期逐渐形成的集体意识,包括:非我族类、贫穷与富裕、有念书/没念书,各种歧视以不同的方式,甚至是自己都没有感觉到的方式,存在于日常生活当中。

有鉴于政府从2016年起,就大力推动的新南向政策,做为「五大旗舰计划」的经贸合作、人才交流培育、资源共享、区域链结、以及青年领袖交流和玉山计划,是「好的开始,对的方向」。然而,却都属于「庙堂之上,官衙之内」的正式计划。

由于政治经济环境的改变,上述计划有必要「重新调整,再次出发」。最重要的是「飞入寻常百姓家」,从教育做起,提供诱因鼓励更多散布于社会角落,相关的妇女、劳工、社会、宗教慈善的非营利组织,就目前超过14万人来自东南亚的外籍配偶,从认识中文与家庭烹饪,到民俗人情和同乡联谊,乃至于离婚的法律咨询和离婚后的生活技能之培训,提供必要的长期的协助。

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应该将眼光放远,善用「台湾媳妇」的母国语言,反过来学习新南向国家的风土民情,宗教文明与社会文化和禁忌。在正式的教育之外,从社区大学、社区发展协会、各区乡镇村里的活动中心,都可以提供不同年龄社会人士的免费课程、经验分享、以及各式活动的共同参与。全体国人,将因而有机会建立「有朋自远方来」的人文素养,让「新台湾之子」的母亲们,成为新南向政策在基层的尖兵,在民间社会逐渐扭转不正确的社会歧视。

另外,因为劳动力的不足,台湾社会需要看护移工,照顾台湾的高年龄长辈,更需要产业移工协助百工百业。依据劳动部的「劳动统计查询网」,截至7月底止,国际移工在台总人数是69万9091人;印尼与越南的移工,各占三分之一,而菲律宾与泰国合计,占比也有三分之一。有鉴于移工在2017年的总人数是35万人,而2021年的7月底,将近70万人,成长一倍。这正显示台湾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很快,另一方面,也显示产业缺工的问题很严重。

「杀头的生意,有人做」。在台移工的人力资源产业链,合法的经济利润,已经无法满足从业者的需求。移工管理也衍生出其他问题:其一,以学生的身分到台打黑工,对于国内私立大学院校和建教合作业者的监督与处分。其二,家庭或长照机构的看护工(依据契约订定双方合意的薪资),转换为工厂劳工(如果合法,则有劳基法最低工资保障),国内与境外的仲介费用,有利可图。

加强移工治理,首重对于雇主、仲介(国内/境外)业者、以及劳工的规范与监督。然而,移工治理的「政府失灵」,原因就如同街头巷尾的违法营业商家,「你知道,我知道,厝边隔壁都知道,只有警察不知道」。「源头管理,加重处分」,会没有效果,是日积月累的制度性结果。一旦被撤销执照,「借牌」、或「换一块招牌」,无损于原有的产业链,合法开设、正派经营的业者反而受害。

事实上,台湾很多的雇主和国人,不同于香港与新加坡的雇主和城邦居民,呈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没有英国殖民地的遗绪,英语沟通和英文阅读,基本的能力不足。其次,缺乏英国所属殖民地,包容宗教、种族、文化多样性的历史传统。最后,对于国家法律和政府官员执法的尊重(甚至是畏惧),不如香港和新加坡,部分的原因,则在于裁罚和刑责都不够重。

新南向政策,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政策;而移工治理,是台湾社会的重要问题。政策的正确思维,不应该是「让移工,归劳动部;让新南向,归台湾亚洲交流基金会」。只有全体国人能从身边认识、了解来自新南向国家的媳妇和移工,整个社会转变对新南向国家的刻板印象,甚至接受台湾经济已经不如有些新南向国家的事实,才是促成社会和谐;只有当全民都参与到新南向政策的发展过程,摆脱「庙堂」与「官衙」式的政策推动方式,才是落地生根、全民多赢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