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国人应破除保单理财迷思

工商社论

金管会近期再度出手降温保单,包括修正保单利润测试指标,采用市场利率打八折的流动性风险贴水利率每月检视,避免寿险公司竞相拉高宣告利率或祭出高佣金来抢业绩。最新规定则是要限制投资型保单不得连结非投资等级债券基金(原高收益债基金)。尽管金管会近年动作频频,且包括储蓄型保单、投资型保单和利变年金等都曾被盯上,但保险公司每年新契约保费仍以兆元的速度成长,显见保险对台湾人的吸引力居高不下。

依保发中心资料,台湾每人平均有2.6张保单,超过亚洲平均的2.2张和全球平均的2.3张;更有数据显示台湾平均每人每年花13~15万元买保险。但台湾人眼中的保单可能着重「投资」而非「保险」,除了让国人普遍保单很多但保障不足,也是金管会必须出手的关键。

不少学者专家甚至政府官员都曾点出台湾人投保习惯最大的问题:即保单的「保障」成分过低。主要是台湾民众仍难脱「回本」心态,也就是认为保费不能「有去无回」,也因此年金险、储蓄险和投资型保单等诉求理财的保单大行其道,纯保障性质的健康险、生存险等,销售力道反而较差。但回归到保险的本质来看,保险是用来救急而非救穷,买保险是防止万一生活逢变,可以有理赔金来保障基本生活开销不中断,但多数投保人往往不愿为「不可知的未来」,而在眼前付出高费用,也因此保费对应的保障金额常远低于生活所需,也就是保障不足。

这也反映在国人热爱投保理财相关险种,但对火险、地震险等产险接受度极低。举例来说,台湾位于地震带,但房屋投保地震险比重始终不到四成;台湾民众投保过房贷寿险的比重也只有26%,远低于日本的53%及全球平均的42%,显示台湾信用保障保险推广仍有很大的空间。且依瑞士再保最新报告,台湾2020年保险渗透度(保费占GDP比重)17.4%,全球排名第二,其中寿险渗透度14%也是全球第二,但产险保费渗透度仅3.4%、全球排名第12名,可明显发现台湾民众对财产保险观念不若欧美。

所以如此,原因就在台湾人一直误把保险当成「理财」而非「保障」工具。也因为诉求在理财,台湾民众在投保时很容易被分红率、宣告利率、预定利率等字眼迷惑,进而出现抢买潮。事实上,这些保单并没有所谓保障功能,而是和银行定存、股票或基金一样,仅是理财工具的一种,操作收益也未必会比民众自行投资或委由经理人操盘来得高。

除了误把保单当理财工具。另一个常见的迷思是「买得多等于保障多」,也就是重复投保的问题。不少人以为多保几张,发生事情时可以多赔一点,所以同样性质的保单买了不止一张,例如可能买了医疗险,又再加买重大疾病险或是癌症险,但很多保单实支实付或规定最多只能赔两张,这时候付出的保费和保障也有可能不成正比,与其向不同公司重复投保,不如计算好自己所需的保障金额,用较高保额投保,虽然单张支付的保费可能较高,还是比东一家、西一家买到相似的保障内容、届时却只能领取一分保障来得好。

以2021年国人平均年薪总额约65万元计算,一年13~15万元的保费支出,等于占了收入的20~23%,比重可说很高,但近年不少国内外保险公司的问卷结果都显示,台湾受访者认为自己已获得保障的比重大约仅七成,低于亚洲平均值,也就是台湾民众保了很多,却还是觉得没保障,重点就在于多数台湾人没有选对保险商品,例如明明没有移民、留学等需求,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台湾,却因「便宜」而投保美元保单,这就是把保费用在不对的保险、且没有办法发挥保障效果。

要改变这样的困境,除了主管机关监督,例如金管会先前祭出提高储蓄险保障成分、调降责任准备金利率、调整房贷寿险政策及限制银行佣金发放等政策,最重要的还是建立民众对保险的正确观念。毕竟很多人买保单,早年是因为保险业务员的人情压力、推销,近年则是来自银行理专的游说,但不论是透过什么原因、什么管道购买,如果投保人不了解保单的内容和性质,只是抱着「有买有保佑」的心态,这样的一张保单多数会是误买,也就是可能买到不需要或不足够的保障。

保得多绝对不代表保得够或保得对,政府和金融业者有义务也有责任让民众更清楚分辨保险最大的功用是保障而非理财,理财的工具有很多,包括定存、基金、股票都是,保险也是其一,但保障的工具只有保险一种。因此在规画保费支出时,保障这块绝对有必要和理财分开。

再者,金管会已研拟开放纯网保,国内近日也有大型寿险公司表示将推出「乐高式」的网路投保平台,即在平台上提供民众可依个人需求组合保险商品,而非过去的制式化保险专案,这样个人化和多元化的选择,有助民众破除过往来自销售通路的单向式引诱投保,真正依个人需求及可支配金额来架构自身保障。如果类似自主式商品可以成为潮流,相信有助国人保费支出可与保障名符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