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我国对外谈判工作的省思

工商社论》

近日台湾水产、食品及饮料业者无法如常的对大陆出口,引起各界关注,自上周四起农委会、卫福部、行政院也陆续对外说明此事的原由,总的来说,就是认为中国大陆以不平等方式对待我方,此举不符世贸组织(WTO)的规范,我方将循WTO管道申诉以维护我业者的权益。

多数人看到大陆此举,都会和行政院长苏贞昌的想法一样,「又来了」,然而这次不同于先前,过去石斑鱼、释迦、凤梨无法输陆,是检验检疫的问题。这次食品无法输陆,是未完成大陆食品进口注册新制所致,而这个新制非为台湾所设的障碍,而是全球国家都必须完成这个注册程序。因此,虽然同样无法输销大陆,但和先前原因全然不同。

政府官员认为大陆不公平,他国注册补件的期限为明年6月底,他们的业者如今都能顺利对陆出口,而我方此刻已经有很多业者无法输销大陆。此外,官员也强调,各国可以在大陆关税总署的平台进行注册,而我国却要以书面扫瞄,寄email的方式递件,这让我方在注册这件事上相当困扰。

这么多业者的注册迄今未获核准,到底是什么原因?我方向陆方询问,陆方虽有说明是文字不符、生产许可证明不符、企业申请书不符等原因,但再次询问希望讲得更清楚些,陆方却「已读不回」,政府官员于两岸事务交涉的无奈,于此可知。

然而,涉外谈判向来如此,若两造都合理对待,也就没有谈判这回事了,1997年初台美第12回合入会(WTO)谈判在台北举行,经过一下午的谈判,美方片面推翻过去三年谈判的共识,在当年台湾积极想重返国际经贸组织,这无疑是重重一击。由于美方是大国,能否与其完成谈判,攸关台湾入会的成败,面对这个不合理的对待,我方虽表愤怒,但仍需尽速提出新的对案和美方再行咨商,当年部长王志刚、次长林义夫也前往华府,与美国贸易代表白茜芙会面,寻求美国的支持,最终2001年底的杜哈部长会议终于通过我国的入会案。

台湾当年加入WTO不只有各国诸多的不合理要求,也有大陆方面的阻力,两岸入会案因此深受国际瞩目,大陆是否会比我国先入会进而阻止我入会案,又或者大陆透过其盟友否决台湾入会案,当年政府都做过深入的沙盘推演,也因此在谈判的过程中必须留意两岸关系,2001年我国经济部长林信义出席在上海举行的APEC贸易部长会议、年底APEC年会,与大陆外经贸部长石广生两度会面,石广生以部长称呼林信义,双方会谈营造两岸和谐气氛,这也是这一年的年底台湾入会案得以顺利过关的原因。

谈判有时要据理力争,但有时也要营造和谐的气氛,若双方都动了气,那自然就谈不下去了,从昔日我入会谈判与美国、中国大陆交手过程可知道,昔日我们的谈判是一个有为、有守、有谋的团队。然而,近年我国官员与大陆的交涉处处碰壁,每每气急败坏的只会说要向WTO申诉,不然就说大陆对我不公,而因应之道无非是协助拓销其他市场,看不出有什么策略。

更有甚者,此次大陆食品进口注册新制,对我业者的影响,各部会官员的用词不一,有时候说:原本有3,000多家可以对大陆出口,现在只有792家,这里用的是「家」;有时候又用「件」,官员说有2,400件被暂停;有时候又用「项」,官员又说可对大陆输出的有效品项只有792项。由于家、件、项的概念不同,这样混着用,也许谈话的官员自己明白,但被报导出来之后,会引发许多误解,例如报导指输销大陆食品有74.5%被挡,这句话会被想成食品的品项中有74.5%不能输销大陆,或者食品出口至大陆总额里有74.5%被挡,但实情并非如此,品项是依据HS code来分类,而这里自然不是指HS code,而是注册件数。件数和家数的关系又是什么?一家业者若只出口一种产品只需注册一件,若出口三件不同的产品,便要注册三件,要避免误解,有关部门应该先归档一下,把3,000多件的注册还原成多少家业者,如此便可清楚说明究竟影响到多少家,而不致于出现家、件、项的误解了。

我国首任国贸局长汪彝定历经无数谈判,他说:「美国人对各种统计和调查资料,要求十分严格,他们每次谈判都备有充分的资料,这种办事精神令我深深感动。」身为大国,美国尚且如此严谨重视统计资料的准确性,我们今天在两岸交涉上,连家、件、项都含混其词,如何能在谈判桌上争取国人利益呢?更遑论赢得对手尊重了,我国对外谈判思维,真的该好好反省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