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疫后六大「新常态」的解读与省思

工商社论

新冠病毒疫情从今年初引爆迄今,转眼已将近半年。尽管有些国家、地区,已各自启动不同样态的解封,但总体以观,新冠疫情在国际间依然严峻。根据OECD的报告指出,这次是过去一百年来除了战争,全球经济受到冲击最大的一次。而国际信评龙头穆迪,更在目前发表的特别报告指出,疫情期间有些改变可能是暂时的,但还有更多变动将更为持久。穆迪并进一步分析,有六大面向会成为新冠疫后的「新常态」。

穆迪所归纳疫情带来的「新常态」六大面向,分别是:1、多数主要经济体的长期增长恐会减弱;2、利率长期保持低水平;3、全球贸易将变得更加分散;4、消费者习惯的改变将加速技术破坏;5、政府将有新的社会责任,「大政府」的模式浮现,会有更多的监管,但不平等现象的加剧可能会导致社会凝聚力下降;6、随着信用相关性的提高,包括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风险也将更加受到关注。

进一步检视这六大面向的具体内涵。第一面向所指涉未来主要经济的增长力道恐会减弱,其实在今年初的世界经济论坛(WEF),就已对西方在经济市场主导百余年的自由资本主义提出质疑与挑战。认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应该是介于自由市场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第三种资本主义,也就是扬弃一味追求量的成长,转为兼顾质的提升。让政府的「绿色新政」成为必然,企业更要体认「环境永续」是必然的趋势与必要的职责。如果各国政府和企业都能体认这样的趋势,则增长减弱其实未必就是灾难

就第二面向指涉利率将长期保持偏低水平,其实与各国在疫情引爆后启动史无前例的印钞撒钱救市有直接关连。然而这种从2008年美国次贷风暴以来所一贯采取的QE(量化宽松)措施,虽然可以让股市在短期内快速反弹,但中长期来看对经济其实并无太大的实质助力,反而可能陷入以债养债困境,最终则不排除可能爆发金融风暴结局。因而,这样的「新常态」如何化解,将是疫后对各国央行最严峻的考验了!

另就第三和第四个面向来看,全球贸易将变得更加分散,意谓着经济产业链,将从全球长链布局转为区域性的短链布局。而消费习惯在这一波的疫情下让宅经济大行其道,自然会导引生产制造业加速推动技术的破坏性创新。面对这种两相结合的未来全球经贸「新常态」,业界固然不应漠视,同样的政府部门也应跳脱传统浅层的纾困、振兴思维,转而透过政策制订与法规导引的前瞻思维,营造更切实际的经贸新情境,以收政府治理、产业发展与环境永续三赢的综效

至于第五面向有关政府治理的新思维,穆迪的特别报告虽然预测疫后由于政府必须承担新的社会任务,致使「大政府」的模式恐将浮现。但同时也提醒未来的「大政府」虽然可能要承担更多的监管责任,却也可能使得不平等现象加剧,而导政社会凝聚力的下降。关于这一点,穆迪报告其实并非无的放矢。由于目前政府的治理模式,主要还是依循尊重自由市场经济理论而采取「小政府」的治理模式,积累下来却造成贫富差距恶化的现象。以美国为例,即使在3月中至5月中的抗疫封城期间,一方面固然造成失业人数暴增,但另方面同一时间美国富豪身家,却激增了4,340亿美元。这种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加剧,穆迪担心会导致社会凝聚力的下降。而事实上发生在5月底美国明尼苏达州暴警残杀非裔公民所引发的「我不能呼吸」抗争事件,迅速在全美各地引爆,正是让美国的社会凝聚力濒临崩解的最佳写照。因此,穆迪报告担心这种因社会不公所引发的对抗冲突可能成为疫后的「新常态」,我们又岂能以为事不关己而心存侥幸

此外,第六面向所指涉企业未来在是否遵循ESG方面的表现将更加受到关注,相对的如果企业仍然不以为意,则因而产生的经营风险也将成为另类的「新常态」。我们当然期待在这方面,疫后的企业经营,能够蜕变为同时兼顾环境永续、履行社会责任和完善公司治理的「新常态」,而不是因为短视近利致陷入经营风险的「新常态」。而实际绩效如何,大家不妨走着瞧!

综而论之,疫情的冲击,一方面带来危机,但同时也带来反思。正如今年获得唐奖永续发展奖的珍古德所言,疫情是人类对自然和动物的不尊重所造成。人们需尽快找到开启新绿色经济的道路,不再将短期收益和经济发展放在保护大自然之前才行。旨哉斯言衷心期盼能发挥暮鼓晨钟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