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对马前总统大陆行的反思与期许

前总统马英九将于4月1日赴陆展开为期11天的交流,并可能进行马习二会,消息一经公开,台湾正反意见不断。图/本报资料照片

前总统马英九将于4月1日率20名台湾青年赴陆展开为期11天的交流。并可能进行马习二会。此消息一经公开,台湾正反意见不断。支持者认为,在两岸敌意螺旋不断上升之际,马英九此行有助缓和双方紧张气氛;反对者则批评,在对岸不断加大对台军事威吓的此刻,访陆将陷入北京既定的政治框架中,严重斲伤台湾尊严。我们无意分析马英九此行的政治意涵,而是希望从更宏观的台湾利益层次,提出反思与期许。

一个基本但重要的问题:马英九此时能不能、该不该赴陆?

依照《国家机密保护法》,马英九身为前总统,是受管制出境的涉密人员,要申请出境,必须由总统府秘书长、国安会秘书长共同召集组成专案评估小组,并函请国安会、国安局、外交部、国防部、法务部、陆委会等机关提供相关意见后,由专案小组回复准驳与否。也就是说,若政府有所疑虑,任何涉密人员都无出境可能,更遑论赴陆。事实上,2016年、2019年,马英九、前副总统吴敦义,曾分别申请赴港、赴陆,但都被政府驳回。因此,去年政府即已对马英九赴陆开了绿灯,意味政府经评估后认为,马英九的赴陆,若非有助两岸现阶段僵局的突破,至少不存在所谓的国安疑虑。

既然马英九赴陆没有「不能」的问题,那就是「该不该」的观感课题。

如前所述,激烈反对马英九赴陆者,其立论是建立在将大陆视为境外敌对势力的基础上。在此认识下,对大陆的任何友善言行,或对台湾任何施政的批评,都可能是中共「认知作战」下的「亲中卖台」;任何支持两岸交流者,亦可能都是「在地协力者」。

换言之,这种将不同立场者视为「他者」(the other),隐含的是带有优越感的后殖民论述─「我/他」被建构成「进步/落后」、「高贵/愚昧」、「爱台/卖台」…等「我」优于「他」的「优/劣」二元对立结构。因此,「只有『我』懂爱台湾」、「只有『我』能爱台湾」,甚至「只有『我』在爱台湾」。而当「我」与「台湾」画上等号后,不符合「我」的任何言行,都会上纲上线到是对「台湾」的严重背叛。例如在激进批判者看来,马英九赴陆就是叛国;网红钟明轩即使政治立场偏绿,但赴陆旅游后称赞大陆,就是敌我不分。

这种只问立场不问是非的僵固意识形态,建构了近年来屡见不显的荒谬双标─「我」与陆往来就是爱台湾;「他者」与陆交流就是被统战。在这种不断操弄仇恨、散播恐惧的麦卡锡主义下,无论是任何人,当然包括马英九,只要被视为「他者」,无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都只能是「中共同路人」。然而,也就是因为这样的逻辑,以致坊间嘲讽:台湾此次总统大选,结果发现台湾有高达6成民众「不爱台湾」、选择当「中共同路人」。

大陆的政治体制、社会现状并不完美,当然有其可批评之处;中共对台的军事威吓,确实也将台湾民心推得更远,无益两岸相向而行。但台湾若只是一厢情愿的认为大陆应一夕改变,就会陷入上述「我」对「他者」的优越逻辑,对大陆就只剩批判、而无所作为。过去八年台湾对陆政策的窘境,就是肇因于此。

事实上,即使美国的反中屠龙派,都认为对陆应采取对抗、竞争、合作并存的复合策略,在此一前提下,台湾最好的战略,就是善用结合文化软实力与产业硬实力的巧实力(smart power),透过和大陆交流、甚至合作的过程中,增加两岸之间的相互理解乃至谅解;进而争取更多时间空间,化解彼此之间不必要的敌意,最终建构两岸得以和平共处的模式。

已故的前总统李登辉2017年曾说:台湾若继续纠缠在神学式的统独辩论,只会让人民一分为二、激化对立。在全球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升高的此刻,面对大陆,台湾最需要的是和平的策略,而非暴虎冯河式的无谋之勇。

虽然马英九目前未担任任何的公职、党职,但他作为卸任总统,具有高度象征性,因此其赴陆的一言一行,自有全民检视评断。对台湾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台湾是一体的,既然政府已同意马英九再次赴陆,如果他能基于中华民国宪法,赴陆为台湾发声,让两岸八年来的冰封带来暖意,何尝不是台湾之福。这也是我们对马英九一行此次赴陆的反思与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