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面对人口危机端赖政府积极作为

图/本报资料照片

国内人口陷入危机,经常是学者专家研究或媒体舆论聚焦的议题。依据国发会甫公布的最新「中华民国人口推估(2024年至2070年)」统计指出,人口将会从2024年的2,340万人,持续减少至2070年的1,497万人,减少844万人;其中,0至14岁幼年人口减少171万人,15至64岁青壮人口减少920万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则是增加248万人。

上述人口危机并非危言耸听,而是长年日积月累的问题,若不加速改善,放任持续恶化,其对台湾未来生存发展的影响,不容小觑。深究其因,包括:其一、实质薪资成长停滞所延伸的经济条件薄弱,因难以早婚而使得未婚族人口大幅上扬,2023年30~49岁未婚族255万636人,远较2018年增加24万8,713人,占青壮人口的比例35.77%;其二,工作职场不太友善所衍生的生养环境不佳,因不敢早生而导致不孕症比例不断增加,达到10%~15%。

先从实质薪资成长停滞来说,若以较能够反映中产受雇员工薪资真相的「中位数」占平均数之比率加以衡量,主计总处的跨年统计显示,2012年薪资中位数44.2万元,相当于平均数55.3万元的79.93%,到了2022年薪资中位数51.8万元,仅相当于平均数69.3万元的74.75%。若以2022年受雇员工817.2万人、薪资中位数51.8万元加以估算,亦即408.6万人每月薪资不及4.3万元,明显低于平均5.8万元,说明受雇员工薪资增幅逐年趋缓。

再就工作职场不太友善而言,现行性别平等工作法规对陪产假、生产假、育婴假、家庭照顾假的给假及津贴补助,似乎较为严苛。目前生产假仅有八周,与先进国家至少12周相比,显然需要调整。至于育婴假方面,目前仅适用于幼儿教育三岁以下,与先进国家保障六岁以下之比较,显然难让年轻族群受惠。此外,育婴留职期间仅给六个月的劳工保险投保薪资之80%,六个月之后则是采取无薪,也难以促进适婚年轻世代结婚,进而提高生儿育女意愿。

尽管政府在鼓励婚育政策上每年编列不少预算,除了补助结婚之外,推动公共托婴、幼保及教保计划,然而迄今不论结婚率或是生育率,却未明显提高。也就是说,在生活不利的环境下,加上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使得年轻世代调整人生价值观念,认为组织家庭不易,养儿育女更是负荷,导致晚婚晚生人数大幅成长。

很显然地,经济条件不足选择晚婚,加上工作职场不佳被迫晚生,也造成了出生人口持续下降。依据国发会网站所公布的资料统计显示,每年出生人口从1970年的39万4,015人,逐年减少至2024年的13万1,745人,预估至2070年时仅有54,122人,相对65岁以上老年人口则是急剧成长,预估至2025年时占全部人口的比例将会突破20%,届时台湾将正式迈入超高龄社会,人口结构老化现象远较欧美先进国家严重。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目前全球并非仅有台湾陷入人口危机,或许可借镜与我们类似状况国家的相关作法。以日本为例,2015年成立内阁府所隶属的「儿童及育儿本部」办公室,任命内阁大臣直接掌理,2023年6月更进一步提出「儿童未来策略方向」编列「儿童育儿支援预算」投入庞大经费补助年轻世代夫妻育儿,同时将其补助对象延伸至高中学生。

再就南韩而言,今年5月总统表示新设「低生育应对企划部」,责交副总理统筹相关事宜,其措施除了落实职场性别平等,夫妻平均分担养儿育女工作之外,包括:增加育婴留职停薪津贴、延长父亲给假,提出弹性雇用计划及减轻父母工作负担,例如:小孩一岁之内每月补助百万韩元(折合新台币2.3万元);超过一岁未满二岁每月补助减半。

由于少口危机已列为国安的重要议题,未来在挽救策略方向上,除了涉及层面广度及深度必须精进之外,投入人力及物力资源力道更加无法忽略。至于在配合措施上,包括提供孕妇心理咨商、增加产前准备假、放宽产后育婴假、提高减免生育及养育所得税,以及协助青年储蓄购屋等。此外,随着晚婚或晚生时代来临,针对有需求的成年女性给予全额冻卵与人工生殖补助,以及于冻卵、人工生殖怀孕期间中,特别给予医疗检查与生活照顾等。唯有采取更积极的作为,始能一步步化解人口减少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