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评析莱猪政策冲突的意涵

工商社论

从蔡英文总统在8月28日宣布,美国莱猪(含有莱克多巴胺猪肉)将于明年1月进口以来,劳工团体于11月22日「秋斗」与其他民间组织团体、在野政党集结,在凯道广场和总统府周围示威抗议在野党旋即在隔周的立法院院会,拉高政治抗争的层次,突出「反毒猪」的诉求,行政院束手无策。冲突的难以有效解决,根本的原因在于,政府没有给予人民更多元的选择。

在80台斤的猪内脏、猪油血水散发出来的腥味当中,行政院长苏贞昌于11月27日,上台做施政报告时,朝野政党在立法院议场爆发严重的肢体冲突,引起国际媒体的注目。在这个被称为史上「最血腥」的一次施政报告,苏院长揭示五项的配套措施,分别是:「赴美查厂、新增货号、逐批查验、清楚标示、严格稽查」。相对于台湾民众党所提出「源头管理,明白标示」的政策主张,国民党的反莱猪的抗争手段非常激烈。国民党主席江启臣指出,「不强烈杯葛抗议,就是纵容独裁的开始」。

回顾美国莱猪的政策,源起自蔡总统在副总统赖清德和行政院长苏贞昌的陪同下,于总统府记者会上,正式告知国人。当时社会舆论的批评,集中于美国联邦政府部长级官员离台后,与这项政策定案时机,而合理怀疑其为政治筹码。三个月以来的反对声浪,以立法院会「血腥」的政治冲突做为结束,其间相关部会首长对于政策论述不足与不当,是最重要的败笔

首先,卫生福利部和行政院农委会角色扮演错置」,两位首长并没有明确认知到自己的政策职权,也缺乏说明政策措施,以及为政策辩护的能力卫福部有责任向社会大众明确说明,食用莱猪,只要在安全标准范围内,就可保健康安全无虞。但回顾过去三个月,卫福部忙于新冠病毒的反扑,以及流感疫苗的注射,疏忽全体国人最关切的这项重大议题。而农委会既没有能力让猪农免于恐惧,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是否会受到重创,影响生计,还尝试要取代卫福部,说服社会大众,美国莱猪安全无虞。其结果就是,利害关系的个人组织团体,最后吹起集结号,走到总统府,向蔡总统提出最严正的抗议。

其次,民以食为天,猪肉与其相关食品遍布社会上的每一个角落,几乎是大家日常「无法替代的生活必需品」,而这也是问题根源和民怨沸腾的原因。今年上半年因为政府抗疫工作做得好,民调支持度居高不下,是人民给蔡总统与行政团队保境安民」的肯定。然而在7月与8月拚经济的尾声,蔡总统进口美猪的政策宣示,有如平地一声雷,引爆朝野政党和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冲撞和对抗。特别是,在美国新冠疫情如此严重、美国新旧政府还在交接之际,要民众相信政府有能力做得到「赴美查厂」,诚属强人所难,而卫福部寄望「市场自行标示」,更是缘木求鱼

面对政策尚未执行,就造成烽火遍地,主要是因现今的执政党过去完全反对进口莱猪,如今政权在手,就一声令下自明年1月起就要进口,这要人民如何相信和顺从。而且在行政院提出「赴美查厂、新增货号、逐批查验、清楚标示、严格稽查」的因应对策之后,为什么还是没有办法让社会大众、特别是家里面有小朋友和老人家的民众,可以吃的安心,究其原因有两个:其一,政策资讯的不对称,以及人民对于中央执政团队已经丧失信任感。其二,事先低估政治冲突的强度,事后拙于进行议题管理(issue management)。

对于前者,如果要得到全民的拥戴,则「上善之善」者,莫过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将心比心的同理心,才是执政者手中所拥有的利器。民众对美猪的认知看法不同、或是需求利益不同,都已经因为权力的不对等,从而在心里面种下敌对性的冲突疑虑。此时,愈是强势的行政作为,只会是治丝益棼。

至于后者,政府应该尝试所有可能提高技术可行性的方法,以取信于民。蔡总统说「进口之后,可以不要吃」,这样的话语一旦说出口,失去的是总统的政治高度;而且,如此话语看似软语相劝,却显现出国家领导人的无可奈何和治理无方。因此目前单向政令宣导技术理性,有必要提升到面对面的沟通理性;就算执政高层与在野党领导进行对话辩论,虽可预见并不会改变1月进口莱猪的政策时程,但至少有助于启动建设性的对话和回应性的倾听,并奠定转化政策冲突可采取行动的认知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