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评析两岸产业合作「3.0」

2017年以来,大陆在广西、四川、湖北、江西、湖南、重庆等地设立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希望两岸有更多合作,图为广西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图/中新社

由两岸企业人士共同举办的第10届「海峡两岸暨港澳经贸论坛」,9月5日在台北登场。据了解,此次来台的陆籍人士,除涵盖电力、石化、机械、电动车等各行业协会干部,还包括能源、人工智慧(AI)、太阳能、生物制药等企业高层共近50位。值此两岸关系低荡之际,此活动得以在台举办,一方面预示两岸产业合作将进入「3.0」阶段;更重要的是,意味两岸透过经贸交流破冰的可能。

两岸产业合作始自台商投资大陆。台湾1991年正式开放企业赴陆,随即遇上1992年邓小平南巡,大陆加速改革开放进程,开启台商赴陆热潮。2001年大陆加入世贸组织(WTO)后,台商投资大陆金额即由2001年的27.8亿美元激增到2002年67.2亿美元;2008年首次突破百亿美元;2010、2011更是连续创下每年超过140亿美元的新高。虽然民进党重新执政后,对陆采取相对紧缩政策,但在2016~2018年,台商赴陆投资每年仍近百亿美元。一直到2018年美国启动对陆贸易战后,在欧美厂商要求下,台商为「去风险化」,赴陆投资才逐年骤减到2023年的30.4亿美元。

上述台商投资大陆历程,正好反映两岸产业合作的不同阶段。在最初的一段时间,赴陆台商部分从事加工出口贸易,利用当地的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优势为欧美品牌代工;部分则以内需市场为主,透过台湾模式的优化,在大陆成长茁壮。在两岸产业合作「1.0」的此阶段,陆企多处于「跟跑」的探索期,双方企业的合作并不深、且缺乏系统。

2008年8月在两岸共识下,我政府推动「两岸搭桥专案」,开启了两岸产业合作「2.0」阶段。从2008年12月至2015年12月,两岸轮流举办69个场次的搭桥会议,涵盖中草药、LED照明、通讯等20个产业项目;促成逾1,800家企业进行合作洽谈,签署合作意向书共359份。然而,随着大陆产业的升级转型,各自希望合作的产业项目逐渐分歧,以致两岸产业搭桥时程开始延宕、层级亦逐渐降低。

为进一步促成两岸企业合作,台湾自2009年开放陆企来台投资,迄今已有1,609家陆企来台,累计投资金额达26.1亿美元,但受限诸多因素,彼此在台湾亦无太多合作。也就是说,在陆企和台商进入「并跑」的两岸产业合作「2.0」阶段,双方虽仍有合作空间与意愿,但在政治干扰及制度设计不完善下,成效有限。

2017年十九大后,中共基于高质量发展战略,透过「专精特新」关键技术与零组件的发展,以及第三代半导体、AI等新兴战略产业的培育,加速推进所谓红色供应链。在陆企崛起与进口替代政策下,在陆台商不但挑战越来越大,大陆对台湾出口产品的需求也逐渐降低。然而,这并非代表两岸产业已没有合作空间;相反地,随着大陆「内循环」战略的启动,以及2018年以来欧美对陆「小院高墙」甚至「大院铁幕」的科技封锁,两岸产业进入新的合作阶段。

虽然大陆在家电、手机、电脑、绿能、光电、电动车、AI、大数据等领域或具有相当优势、或发展迅速。但台湾在半导体先进制程、被动元件、印刷电路板、上游高阶材料、精密机械等方面,相较大陆仍具优势。因此,自2017年以来,大陆在广西、四川、湖北、江西、湖南、重庆等地设立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希望两岸能在新兴战略产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方面有更多的合作。

此外,大陆自解封以来,亦积极邀请台企赴陆参与各类产业合作论坛;甚至在两岸政治关系相对紧张的此刻,仍有许多陆企赴台。显见两岸产业在各有优势、不同产业各自「领跑」的此刻,合作将进入「3.0」阶段。

必须注意的是,对大陆来说,符合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拥有更高技术、高附加价值的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将是此阶段的合作重点。换言之,「海峡两岸暨港澳经贸论坛」等活动在台湾举办,不但能让两岸产业借此探索出更多合作路径,更能让双方以经贸交流合作为切入点,创造更多对话空间,进而营造有利两岸和缓的氛围。

总的来看,台商顺应全球供应链重组下的重新布局,使得投资大陆金额减少虽是趋势,但若说台商因此将完全撤出大陆,甚或两岸产业将完全「脱钩断链」,都是昧于现实的过度臆测。因此,政府应正视并掌握两岸产业合作进入「3.0」阶段的各种内涵,并拟订包含大陆在内的产业政策,才是务实且对台湾最有利的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