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两岸合作共创富裕之道
旺报社评
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大陆2021年人均GDP已达1.25万美元,超过世界人均GDP水平。若按世界银行标准,人均GNI约1.24万美元,已接近1.26万美元高所得经济体门槛,代表大陆有机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往高所得国家前行。事实上,大陆沿海省市,如江苏省2021年人均GDP达2.12万美元,北京2020年就达到2.39万美元。大陆经济不但未如20年前李登辉前总统所预言崩溃,反而飞速成长。
小心陷入资讯茧房
尤其最近几年,无论是成功脱贫进入小康社会,还是数位经济、电子支付上的全球领先优势,抑或AI、5G以及探月工程、火星探测、国际太空站所展示的尖端科技水平,乃至Z世代对中华传统文化自信所掀起的「国潮风」,不仅让西方先进国家为之侧目,也让很多开发中国家试图探寻「中国模式」背后的秘诀。
但由于绿营操弄「反中抗中」,蔡政府网军大打「认知战」,加上近两年疫情肆虐,两岸人员交流几近于无,情感连结逐渐断链,造成民众习惯性对大陆资讯进行负面解读。两岸明明同文同种,只隔着一湾海峡,却好似隔着太平洋,最近的距离却形成最深的隔阂。
无独有偶,大陆近年同样民粹情绪高涨,很多大陆民众对台湾也产生对抗情绪,高唱「武统论」,拒绝接受台湾所有正面讯息。昔日对「亚洲四小龙」的欣羡,在年轻人开始「平视世界」后,唱衰台湾经济发展的资讯、视频盛行于网路。行政院主计处预估台湾2021年经济增速逾6%、人均所得将超3.2万美元时,大陆民众普遍感到意外,甚至怀疑造假。
哈佛大学教授桑斯坦在《信息乌托邦》一书中提出「资讯茧房」和同温层效应现象,认为人们在网路经常接触同质化的人群和信息,倾向于将其当作真相和真理,不知不觉中窄化自己的眼界和理解,走向故步自封甚至极端偏执。尤其进入大数据时代后,经演算法推送的资讯,更进一步加深了同温层效应。两岸对彼此的认知同样陷入「资讯茧房」,台湾对大陆的各项进步一叶障目,大陆只注意台湾的政治内斗,看不到台湾经济的韧性、民众对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光大。
放下对抗互为借镜
大陆需要保持经济的高质量增长,克服产业结构调整的难题,推动「Made in China」从全球产业链末端进入中高端,另一方面亟需深化改革,以缩短区域化差异及社会群体发展差距,兼顾经济社会的发展。台湾过去40年在全球化产业链中「力争上游」,打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半导体晶片、电子零组件等产业,值得大陆以谦虚、借鉴的眼光看待。
大陆「共同富裕」政策走向引来杀富济贫的疑虑,一些艺人、网红主播因逃税被追缴巨额税额,今年两会期间,更有人大代表提出讨论明星巨额逃税是否入刑的建议。不过,也是在两会期间,也有政协委员指出,「杀富不一定就能济贫」,反而将导致「共同贫穷」。正如大陆官方屡屡强调,大陆仍处于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行列,人均GDP和GNI接近但仍未达到高所得经济体下限标准,从居民所得占GDP比重、恩格尔系数、社会福利支出等各项指标来看,距离发达经济体门槛还有差距,「十四五」期间将是大陆能否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期,相关政策的研定与执行非常关键。
台湾人均所得是大陆两倍多,蒋经国时代曾是「均富」的模范生,然近年来社会顶层与底层民众的分化越来越激烈,贫富差距扩大、消费低迷,加上近来物价高涨,民众幸福感降低,年轻人倾向不婚、不孕,新生儿数逐年递减,对经济发展前景不利。
人均所得1.24万美元与3.2万美元的差距,正是大陆经济发展的巨大空间,大陆已展现决心实现共同富裕,台湾一则可以善用新政策的发展机遇创造商机,二则可以从中借镜,寻求缩小贫富差距之道。对大陆而言,可以与台湾卸任官员与学界交流,整理台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政策经验,或能有所借镜。两岸都需要敞开心胸,关心彼此的发展,而不是负气关上交流大门搞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