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两岸共同探索绿色发展之路

旺报社评

中国大陆2020年在联合国第75届大会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这意味要付出的心血与资源,将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会是一场「硬仗」。大陆之所以这么做,一是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生态脆弱,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制约了发展;二是对大陆而言,发展绿色低碳既是压力也是机遇。经过多年努力,大陆绿色经济的进展不容小觑。

善用绿色经济 交流合作

在能源转型方面,非化石能源发展迅速,截至2024年7月底,大陆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总装机容量大幅增加至12.06亿千瓦,是2020年底的2.25倍,提前6年实现向国际社会承诺的装机容量目标;在产业结构方面,推动传统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目前已累计退出钢铁落后产能1.5亿吨以上,完成钢铁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1.34亿吨,压减粗钢产量逾4000万吨;在人工造林方面,全球近20年来增绿1/4由大陆贡献,主要来自大陆在西北干旱地区以及一些东部地区植树造林。

从具体项目来看,大陆单体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光电治沙项目──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太阳能光电治沙项目,正帮助荒漠化土地变身新能源「绿洲」;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拥有300兆瓦太阳能发电厂,利用「绿电」每年可制「绿氢」2万吨,开创了绿氢炼化新方式;大陆最大新能源配套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徽阜阳南部风光储基地项目的储能系统首期项目,在2023年6月实现并网,配套储能将帮助地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气候变化是全球性挑战,需要各国特别是美国和中国大陆合力应对。中美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广泛的共同利益,自2021年中美重启气候变化对话合作以来,已陆续发表《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3份气候领域共识文件。

在企业合作方面,美国公司Honeywell在大陆市场,为蔚来汽车和Volvo汽车等企业提供基于氢氟烯烃(HFO)技术的环境友好型制冷剂,推动汽车行业温室气体减排。

在全球面临异常严峻的气候变化挑战时,没有谁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两岸民间可就此多交流合作,尽管两岸关系处于低谷,但绿色发展是两岸共同追求,可以一起聚焦低碳发展,共同探索绿色发展之路。

优化产业布局 实现转型

两岸在绿色发展方面的交流合作极有必要。根据美国耶鲁大学等研究机构联合发布的《2022年全球环境绩效指标(EPI)》评测结果,全球180个国家参评,丹麦、英国及芬兰排名前3,中国大陆排名160,台湾74,这一结果凸显出两岸环境治理的严峻与紧迫性。

两岸应积极探索低碳化合作路径。从产业层面看,两岸可优化产业合作布局,如台湾从事绿色低碳相关技术或产品生产的业者,可考虑西进大陆产业链,包括新能源、电动车、环保材料、绿色建筑、农业、智能制造、绿色服务业等。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十三五」、「十四五」规画,还是前不久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大陆绿色发展的政策呈现出稳定性和连续性,为两岸业者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可预期的经营环境。

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两岸拥有相似观念,无论是降低碳排放、推动绿色技术创新,还是保护生态环境,都体现出对未来的共同承诺。两岸若能建立绿色合作平台,鼓励在环保、能源、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将有助于各自在发展中实现绿色转型,并为区域及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