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绿能你不能」不能用在两岸议题

旺报社评

今年九合一选举,「绿能你不能」成为流行金句,反映了社会对民进党执政6年来霸权心态的反弹。民进党从党外时代开始,一贯主张民主自由、开放透明、「百分之百的言论自由」,6年多来所作所为却背道而驰,威权心态不下于两蒋时代。但蓝营在批评民进党「绿能你不能」时要很谨慎,尤其在两岸议题上,慎防未来重新执政成为一记回马枪。

应鼓励蓝能绿也能

「绿能你不能」引起社会共鸣,一开始是民进党桃园市长候选人郑运鹏,被踢爆在2008年立委败选后,前往大陆设立「鸥业新媒体」,与电信国企做生意,并曾以公司为申请人向大陆知识产权局申请使用「华为」、「中兴」的专利,显然他认同华为、中兴的技术,但这两家国企具军方背景,还因而被美国制裁,郑运鹏为顺利取得授权,竟注明居住「中国台湾省台北市」,国籍是「中国」,因而被标签化为「中国鹏」。

其次是民进党台北市长候选人陈时中,被踢爆2016年底曾以台北医学大学董事身分到大陆,和宁波李惠利医院合作交流。但接任卫福部长、中央疫情指挥官后,却滥言「抗中DNA」,服膺反中、抗中党意,任内政策对两岸人民间的感情伤害非常大,却又被爆料护航绿友友们跟大陆公司合作赚国难财,置国人健康于不顾。

第三是民进党立院党团总召柯建铭,动不动就骂在野党亲中卖台,却被爆出大儿子柯韦任担任中资「翔盛信鸽比赛咨询有限公司」董事及「淘屏」股东;小儿子柯钧耀担任台商「铕晟事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长,也在大陆做生意。柯韦任是酒驾累犯、柯钧耀曾因毒品案获「缓起诉」等。

这类爆料确实有杀伤力,一手赚人民币,一手「抗中保台」,双重标准令人厌恶。但换个角度,在民主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不能说蓝营可以在大陆做生意赚钱,绿营就是禁忌,只要遵守法规,谁都有选择到哪里经商的自由,这是民主社会可贵之处。至于,做生意赚钱是否应该跟意识形态画清界线,是似是而非的问题。在政治经济学领域里,政治领域与经济领域是两个不同的权力系统,应各司其职,但马克思把经济领域视为是社会结构的下层建筑,政治是上层建筑之后,下层建筑可以反应与影响上层建筑的事务,政治与经济领域从此就很难分家。

让抗中牌变空包弹

郑运鹏若不是立委落选,就不会到大陆做生意赚钱,他若没有钱,可能就无法东山再起继续在台湾从事政治活动,这是环环相扣的问题。郑运鹏服膺他所选择的政党与政党的意识形态,不是什么大的罪过。只要政府没有禁止跟大陆做生意,台湾人应该都有权利选择到大陆投资、就业或就学,民主社会应该是尊重每个人的选择。

非绿营人士以「绿能你不能」批评绿营到大陆做生意,其内在逻辑含有反对两岸交流、两岸互通、互惠的意涵,如果用「欢迎顺应潮流」的高度看待此事,就应该对绿营人士「大胆西进」,跟大陆交流、做生意抱欢迎的态度。那么,以后绿营就没有立场批评蓝营跟大陆交流,或到大陆发大财了。

主张两岸和平者应鼓励「蓝能绿也能」,让「浅浅的海峡」阻隔不了台湾的人心,让大陆看到台湾不分蓝绿都愿意到大陆投资发大财,这样绿营再怎么打出「抗中牌」,意识形态终究会被经济利益所融合。

经济既然是社会结构的下层建筑,一段时间后必能解构上层建筑的政治思考,如果每个民进党人都在大陆赚取利益,进而拥有「中国梦」,两岸又何需担心民进党的「抗中牌」?就像民进党当初强烈反对ECFA,但是执政6年来,蔡政府却反而继续拥抱ECFA,让台湾大赚人民币。只要民进党人不放弃大陆市场,「抗中牌」打得再响,也不过是空包弹,不可能阻挡两岸的和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