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中日不能互视对方为威胁

旺报社评

日本执政的自民、公明两党12月初就拥有「反击能力」(对敌基地攻击能力)达成共识,将在年底前修订《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安保3文件」。前首相安倍先于2014年变更内阁对「集体自卫权行使」的宪法统一见解,岸田随之增订「自卫队拥有对敌反击能力」,基于《日本宪法》第9条「和平主义」精神的「专守防卫」等于重新定义,日本「宪法第9条」已空洞化。

日本建构反击能力

岸田内阁基于北韩及中国的高性能飞弹试射成功,一致认为目前日本的飞弹防御系统将难以拦截,为有效阻止飞弹攻击,必须建构「反击能力」以提高威慑力,降低遭受飞弹攻击的可能性。日本界定的「反击能力」为,若发生弹道飞弹等武力攻击事态,作为旨在防卫而不得不采取的必要最小限度措施,可在对方疆域实施有效「反击」,「反击能力」非针对特定国家,而是根据情况逐一判断。

与日本关系密切的他国,若遭遇攻击导致日本存亡受到威胁时,亦不排除该能力会作为「集体自卫权行使」的手段,并将与美军协商制订有关「反击能力」的联合运用计划。未来日本自卫队将加入美军推动的「整合防空反飞弹」(IAMD)战术策略,提升「统合吓阻」的实效性。

为因应安保战略调整,岸田首相决定自2023年度起5年的防卫费总额增至约43兆日圆,若与目前的防卫经费5年总额27兆4700亿日圆规模相较,成长幅度超过5成,并计划在2027年将防卫预算推升至国内生产总值(GDP)2%之目标,以符合美国的期待。美国陆战队司令伯格正面评价岸田内阁建构「反击能力」,大陆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则批评,日本军事扩张的行动严重威胁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

但岸田不希望中日关系改善的势头因「反击能力」法治化戛然而止,避免言明中国为「威胁」,而以「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定位中国,为中日关系留余地。但中日关系关键点是「台湾问题」,大陆外交部长王毅定位「台湾问题」为双边关系的政治基础,是不可逾越的红线,要求日本重信守诺。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不仅牵动中日关系良窳,亦攸关日本周边安全。

不应操弄台湾问题

岸田为日本安全计,不应操弄「台湾问题」。日本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干事长、前日本外相冈田克也,及曾任日本外交官的立宪民主党籍众议员末松义规先后在众议院质询岸田首相,要求内阁与美国同步表态「不支持台独」。对此,岸田重申1972年《日中联合声明》,与台湾维持非政府间的实务关系,以迂回的方式表达不支持台独的立场。

岸田对中外交高举「构建具有建设性及稳定的中日关系」,面对双方歧见,「该主张的就主张」。因此,对话在中日关系无可或缺,此不仅在建交后,建交前中、日即存在相互沟通的社会基础,此建基于两国历史渊源及文化共性,日本成为中国撬动以美国为首之西方世界的突破口,在中国改革开放前,日本始终是西方国家中对中贸易的首位。

日本驻北京大使垂秀夫表示,中日保持首脑间的频繁沟通、夯实政治互信基础,具有无比的重要意义。日本将视中美外长对话的状况,在明年G7峰会前实现外相林芳正访中,而中国驻日大使孔铉佑亦指出,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以国事访问访日本,在中日之间有着无可取代的战略引导力,强调中国重视「首脑外交」。中日对重开首脑外交有志一同,以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

中日建交50年,恩怨不断,在中、美激烈竞争的国际政治下,日本难以摆脱「美日同盟」与「对中制衡」的双重路径依赖,但绝不能互视对方为「威胁」,否则无异宣告中、日进入恶性互斗的新阶段,日本亦将失去国家利益中的核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