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府新增3大法律专科咨询 议员忧专业、人力不堪负荷

台北市法务局今年新增专科法律咨询服务,包括民法亲属继承、公寓大厦管理、及都市更新相关法律问题,议员曾献莹认为关键在于专业团队及人力是否堪负荷,建议加速导入AI降低业务压力。(本报资料照)

台北市法务局去年(2024)1月起,承接原为市府秘书处办理的日间法律咨询服务,今年再新增专科法律咨询服务,包括民法亲属继承、公寓大厦管理、及都市更新相关法律问题,为此共增编126万余元预算因应。但面对如此庞大的业务,国民党议员曾献莹认为,关键在于专业团队及人力是否堪负荷,他建议加速导入AI降低业务压力,并建立后续跟进的机制与配套措施。

曾献莹指出,法务局今年共编列预算194万4000元,较去年增编88万8000元来因应今年预估高达1296场次的日、夜间法律咨询服务,另针对今年新增专科法律咨询服务,包括民法亲属继承(如遗产继承、家庭财产分配等)、公寓大厦管理(如住户权益、管理条例等)、以及都市更新相关法律问题(如拆迁补偿、住户权益保障等),又再编列37万3500元提供民众3大专科咨询。

但曾献莹忧心,3大专科法律咨询较复杂,涉及到许多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联及发生时间点等问题,是否有具备相关背景及经验的律师团队来协助是该服务成功与否的关键。

此外,像是财产继承可能跨足动产与不动产,甚至同时拥有国内与海外资产,都市更新则要考量社区其他居民意见等,这类法律问题往往不是1、2次的咨询就能解决,因此后续跟进机制及是否有完整的配套措施以协助民众后续与民间法律机构合作,市府也须纳入考量。他也建议,市府可引入AI技术,协助筛选案件、分析需求,提供初步建议,降低专业人力负担,并提高服务覆盖。

法务局回应,统计2023年4月开办夜间法律咨询服务至今,已提供87场次、服务538人次,有充足经验及专业律师团队提供市民专业法律咨询服务。专科法律咨询则延长咨询时间,且无限制咨询次数,尽力协助民众解决法律问题。

另外,法务局表示,该局通过2025年度「台北智慧城市创新实证补助试办计划」之申请,主题便是「运用分析式及生成式AI技术提升消费争议舆情分析效能」,若成效良好,未来也会评估导入法律咨询服务,增进整体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