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医护以筛代隔 桃园跟进
台北市长柯文哲接触确诊者在家隔离,24日隔离期满,出关首日前往中山区关怀中心视察居家照护推动情形。(台北市政府提供/张立勋台北传真)
国内新冠疫情扩大,居家隔离人数攀升,中央防疫政策缓不济急,重灾区台北市24日接连宣布2大措施,即起北市医护人员及防疫必要人员率先施行「以筛代隔」,下一步延伸至公共运输、批发市场、学校教职员;另推出6至12岁儿童「在家照顾不接触」的居隔新方案,学生自己在房间隔离,家长或照顾者外出不受限制。
为确保第一线医护与防疫量能,台北市长柯文哲昨拍板,即起北市医护人员及防疫必要人员施行「以筛代隔」。被列为热区的其他5县市,桃园市表态跟进,新北市强调去年就已实施医护以筛代隔专案,高雄市、基隆市和花莲县则待中央定案。
台北市教育局也宣布,推出6至12岁儿童「在家照顾不接触」的居隔新方案,学生自己在房间隔离,家长(或照顾者)同户轮流陪伴,不用指定一个居家隔离者,家长(或照顾者)外出也不会受到限制。
台北市昨新增1027例本土个案,甫解除居隔的柯文哲上午前往中山区关怀中心视察,发现法定传染病个案通报系统塞车严重,平常要慢1天,现在大概慢3天。
柯文哲表示,系统显然要改,市府自主应变处理,在医院通知病人PCR阳性,一并把资料送到卫生局同步作业。
另柯文哲前天说,这种紧急状况就不用指挥中心开什么会了,战况紧急时别再写公文,讲完就发布命令,他昨天下午即拍板北市医护人员及防疫必要人员即起采取以筛代隔,首波包括新冠疫苗公费接种对象中第1与第2类防疫人员,但此2类人员需接种3剂疫苗、做好自我防护措施,确认非高风险族群,卫生局视疫调结果,再确认是否可作为以筛代隔对象。
市府指出,今天将跟中央讨论以筛代隔的频率,是每天筛检1次或每2天1次,定案后,快筛阴性可继续上班,若快筛阳性需立刻通报。
副市长黄珊珊说,未来确诊者数量会以等比级数爆发,不太可能再用大量人力匡列、隔离,防疫人员开始以筛代隔后,会再慢慢开放其他人,包括公共运输、批发市场、学校教职员。
桃园市长郑文灿表示,「以筛代隔」第1阶段将以医护人员为主,另外还包括警察、消防、卫生与环保、民政系统第一线防疫人员,也纳入防疫车队人员、防疫旅馆同仁等,打满3剂疫苗后都可以筛代隔。
郑文灿说,未来是否扩大到第2阶段,要看中央试办一阵子后,有无其他风险再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