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再生家具遭指拍卖得标率低 环保局曝数据回应了

台北市2003年首创的家具再生展示场,透过回收整修拍卖,促进再生家具循环再利用,近3年平均每年生产约1万件、贩卖件数平均9103件,总成交金额每年平均589万7340元。(本报资料照片)

台北市2003年首创的家具再生展示场,透过回收整修拍卖,促进再生家具循环再利用,近3年平均每年生产约1万件、贩卖件数平均9103件,总成交金额每年平均589万7340元,不过台北市审计处指出,北市再生家具的拍卖得标率近3年逐年降低,另外也发现有未依规定检查再生家具库存数量等问题;环保局强调,近3年售出总件数及金额,属持平微幅上涨,并未有下降情形。

根据台北市审计处总决算审核报告表示,2021至2023年9月底止,再生家具贩卖总件数2万3551件,总成交金额为1554万余元,惟2021年度至2023年9月底止,惜物网之得标率由6.05%下降至1.67%;展售场得标率也由37.46%逐年下降至26.26%,跌幅达近3成,再生家具拍卖办理成效有待提升。

另外报告也提到,除放置展售场待出售的再生家具有编号可列管外,其余堆置于仓库之再生家具数量多且杂,造成再生家具持续堆置场区,清点及管理困难,未能正确掌握库存数量,也无相关书面盘点纪录可稽,致再生家具成品库存量未明,函请环保局研谋改善。

对此,环保局回应,不清楚审计处「得标率」的定义及计算方式,但环保局近3年售出总件数及金额为持平微幅上涨,并未有下降情形,2021年售出8220件、成交金额540万元、2022年8875件、成交金额568万元、2023年8986件、成交金额594万元。

环保局指出,修复完成后的再生家具,会放在展售场待出售,有建编号列管约3000件;未建立编号之家具品项,包含半成品、待修品或可供再制创意小物的剩余木材等组件,因后续会由木工师傅依不同物件之修复需求再予拆分重组或创新,故无编码。

环保局强调,为强化管理机制,今年5月1日修正「台北市废弃家具再生利用流程」的内控作业,请再生家具展示拍卖场应于每年完成盘点再生家具及作成盘点纪录表,并提送局本部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