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追加预算近20亿 蓝绿喊调整占比

台北市议会15日开议,北市副市长黄珊珊将率队赴议会国民党团,报告本年度追加减预算案,有关北市防疫、纾困及振兴等业务,共提出19.9亿预算追加,其中花费最高的项目为熊好券、敬老卡及疫情防治。(本报资料照片)

台北市议会15日开议,副市长黄珊珊将率队赴议会国民党团,报告本年度追加减预算案,有关北市防疫、纾困及振兴等业务,共提出19.9亿预算追加,其中花费最高的项目为熊好券、敬老卡及疫情防治,灾害准备金也提出3.5亿追加,蓝绿党团质疑,疫情还有变数,应调整防疫预算占比,并加强数位券发行配套。

国内5月中旬爆发本土疫情,不仅卫生单位忙到炸锅,各行生计也大受冲击,近期疫情总算有所趋缓,中央也宣布10月将发行振兴五倍券,台北市长柯文哲原称各县市加码恐造成严重通膨,最后仍推出数位振兴券「熊好券」,并针对防疫、纾困、振兴及转型进行预算追加。

17.5亿灾准金见底

本次追加的19.9亿中,以熊好券、敬老卡占比最大,数位券共计编列5.97亿,敬老卡则以单月480点为计算,考量长者在5到7月几乎没使用,便加总起来当作每人1500元的补偿费用,该项经费约7.7亿,考量社会局预算后还缺4.5亿,也算在此次追加之中。

剩余的10.5亿,主要用于疫情防治,这部分占6.38亿,包含精准疫调相关经费及防疫人员加班费等。产业纾困也追加2.29亿,进行摊商减租、急难救助金等,商圈振兴投入4000万、产业转型2000万。此外,由于北市今年的17.5亿灾准金已经见底,北市提追加3.5亿。

数位券应加强配套

国民党团书记长王欣仪表示,将针对市府过往如何花用防疫经费、民众捐款这点,来判断预算书所列的金额是否合理,并加强检视熊好券发放的相关配套,虽然无现金支付是未来潮流,但使用上若太过繁杂,难回馈于民。

民进党团总召梁文杰批评,政府发钱民众当然开心,但柯的态度前后不一,加上熊好券以数位形式发放,分为住宿券、飨购券等5类,效益未必很大,假设这笔费用大家认为不那么必要,不如挪给卫生局做疫情防治,毕竟疫情变动极快,至少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