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爆炸「受害者」欧洲也有错?发生1情况是战争行为

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受到全球关注。(图/路透社)

俄罗斯通往欧洲的重要天然气管道北溪一、二号遭到人为破坏,目前仍未清楚幕后凶手是谁,然而此事也突显关键海底设施缺乏保护的问题,专家提醒,欧洲国家应该要借此机会重新审视相关政策,以防类似状况再度发生。

哥本哈根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Christian Bueger发表专栏分析此事,他认为有两种方式可以攻击北溪管线,第一种是透过潜艇(舰)进行攻击,然而这代表对方是拥有军事实力的国家,此事虽发生在丹麦与瑞典的领海之外,但仍可以被解释成是一种战争行动。

第二种状况是透过海面上的船只进行攻击,但这也代表具有庞大攻击能力的船只隐身在繁忙的海运交通中。Christian Bueger表示,可能还需要数个月的时间才会知道进一步的调查结果,但此事已经突显海底关键设施缺乏保护的问题。

Christian Bueger提到,海底是很容易被遗忘的重要空间,管线确保天然气与石油的运输,海底电缆传输大量数据,更是绿色能源发展的关键,然而,欧洲并没有任何政策可以对这些关键设施进行保护,众多单位能处理海面上的大小事,却没有人有权利管制海面下的活动。

此外,Christian Bueger提醒,这个问题是欧洲国家需要密切注意的议题,尽管监测水下活动是一件昂贵又很困难的事情。他也呼吁欧盟应该要透过欧盟海上安全战略协议解决海底的问题,并制定如何保护海底设施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