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海鸥即将打入欧洲,价格翻倍也便宜,当地车厂紧张了
5月23日消息,中国经济型电动汽车正在缓慢驶进欧洲市场,挑战当地的核心产业。去年末,比亚迪超越了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现在,它正准备加大投入,进一步扩大其市场份额。
比亚迪上月宣布,小型电动汽车“海鸥”计划明年在欧洲上市。这款车在中国售价不到1万美元,还配备了旋转触摸屏和无线手机充电等先进功能。即便加上关税,并且满足欧洲标准后,比亚迪高管预计其在欧洲售价将低于20,000欧元。
这个售价将比Stellantis NV、雷诺等公司类似车型低数千欧元。这些公司正希望通过这些车型帮助实现电动化转型。但比亚迪“海鸥”将带来更激烈的竞争,这无疑加剧了欧洲车企在后燃油车时代争夺市场主导权的压力。同时,欧盟的反补贴调查似乎也难以抑制这种威胁。
福特欧洲电动汽车业务负责人马丁·桑德(Martin Sander)说,“我们正在密切关注这款车及其他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当然,当新的竞争对手进入市场时,我们都会感到紧张。”
比亚迪“海鸥”因其卓越的制造质量、设计和科技配置,在低廉的价格下赢得了广泛赞誉。本月在伦敦举行的一场行业活动上,公司欧洲董事总经理舒酉星透露,在推出海鸥之前,比亚迪计划先推出一款售价25,000欧元的高端电动汽车。此外,比亚迪在欧洲建立两家新工厂,将帮助公司减轻欧盟关税带来的任何潜在影响。
目前“海鸥”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取得成功。在墨西哥,它被命名为“海豚mini”,售价为358,800比索(约合19,780美元),尽管当地的充电基础设施仍在发展初期,但自2月份推出以来其已吸引大量试驾者。
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上周在墨西哥城的一次活动中表示:“墨西哥市场虽然并不是最理想的,但我们惊喜地发现,对这款车的需求和市场反响非常热烈。”同时,她还发布了一款针对墨西哥市场的插电混合动力皮卡。
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制造商正瞄准海外市场,比亚迪是其中的先锋。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今年一月警告说,如果不设置贸易壁垒,中国企业“几乎会摧毁大多数其他汽车制造商”。
尽管美国几乎将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提高了三倍,基本上关闭了进口大门,但对欧洲来说,关税问题更为复杂。因为欧洲地区的汽车制造商比美国同行更依赖中国市场,这使他们容易受到报复性措施的影响。中国有可能对进口大排量汽车征收高达25%的关税,这将特别严重地打击奔驰和宝马。
欧洲计划逐步淘汰燃油汽车,这也需要更便宜的汽车来推动电动化转型。欧盟去年启动了对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调查,并接近就提高关税做出决定,但一些行业高管和专家已经提出了反对意见。
游说团体Transport & Environment负责汽车和电动汽车供应链的高级主管朱莉娅·波利斯卡诺娃(Julia Poliscanova)表示:“关税不应该被用来保护我们的主要制造商免受有意义的竞争。除了至关重要的气候目标外,真正重要的是保住本地工作,确保碳减排不会导致去工业化。”
比亚迪成立于1995年,最初是一家电池制造商,2003年进入汽车制造业。三年前,比亚迪开始在欧洲销售乘用车,并在巴黎和慕尼黑的汽车展览会上引起轰动。公司股价今年以来已经上涨了9.6%。
目前,前英国品牌名爵汽车是在欧洲市场上领先的中国汽车制造商,自2007年被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收购后,花了几年时间重建其经销商网络和客户群。现在,中国制造的名爵MG4在英国的电动汽车销售排名第二,仅次于特斯拉的ModelY。
欧洲汽车制造商正在考虑采取非传统措施来应对挑战,包括寻求新的合作伙伴。雷诺正在积极寻找合作方来降低小型车平台的成本,而拥有Jeep和标致品牌的Stellantis则于去年10月与零跑达成协议,计划今年9月开始销售合作生产的车型。
“我们不打算让中国竞争者控制这个价位,” 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卡洛斯·塔瓦雷斯(Carlos Tavares)上周谈到比亚迪“海鸥”时这样表态,并对加征关税的建议表达了轻蔑。“我们认为保护主义不是我们长期摆脱竞争的解决方案。”
塔瓦雷斯一直强调要迅速采取行动以应对竞争对手。Stellantis与零跑合作,便能够从中国的成本优势和先进电动车技术中受益,尽管这些技术被美国和欧盟认为是在政府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去年中国品牌在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仅为7%,Transport & Environment预计今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1%,并在2027年达到20%。从产品评测来看,欧洲和美国汽车制造商确实有理由认真对待比亚迪“海鸥”。密歇根工程公司Caresoft Global拆解了这款车,评估了其质量和制造技术,想找出低成本的秘密。
“每一位业内人士都应该好好看看,这是一款了不起的车。”Caresoft Global总裁特里·沃伊乔夫斯基(Terry Woychowski)表示, “它颠覆了‘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观念。这款车一点也不显廉价。”(辰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