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写得庸俗肤浅连小学生都嫌?这30个金句值得收藏 | 写作素材
写的前提是积累。脑中无词,笔下无墨,大多是欠积累之故。好比工匠,蓝图恢弘,仓库里却只有两根竹竿三条麻绳,连做个售楼沙盘都够呛。
积累一在方便取材,二在吸收内化。金章玉句,收藏、整理、把玩、摸出“包浆”,虽不敢保证出神入化,但触类旁通,提升文气语感还是可以的。
多年来,我也养成了此习惯,获益匪浅。而且从后台的留言可以看出,动笔的焦虑,首在想得太多,积累太少。我攒这些“珠玉”,滋润我一人,不如解解众渴。于是就有了“写作素材”这个栏目。
此为抛砖,更希望各位能在评论区接龙分享,金镶玉、珠连珠。于己,唤醒库存,温故知新;于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怎么想都是乐事。您说呢?
钱钟书说:“比喻是文学语言的根本。”那第一期就从比喻开始,而且是其中最直观的明喻。
我从我的素材库里选出了它们——
比喻用的粗劣,很大原因在“偷懒”:一说起孩子的脸,就像绽开的鲜花;一说起太阳,就像熊熊燃烧的火球;一说起月亮,就像弯弯的小船……得罪说句,那真是有点糊弄了,里面既没有创造,也没有惊喜。
我们来看两位作家的——张爱玲和欧·亨利。前者比喻月亮,后者比喻地毯,都是通过变动喻体,获得不同的意境和心境。所谓喻随心动,要写好比喻,先打破课堂作文那套固定搭配。
【月亮】
1、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
——《金锁记》,张爱玲
2、山后头的天是冻结了的湖的冰蓝色。大半个月亮,不规则的圆形,如同冰破处的银灿灿的一汪水。
——《沉香屑·第二炉香》,张爱玲
3、那月亮越白越晶亮,仿佛是一头肥胸脯的白凤凰,栖在路的转弯处,在树桠叉里做了巢。
——《沉香屑·第一炉香》,张爱玲
【地毯】
4、地上铺了一张杂色地毯,像一个艳花盛开的长方形热带小岛,四周是肮脏的垫子形成的波涛翻滚的大海。
——《带家具出租的房间》 ,欧·亨利
5、(地毯)它好像已经植物化了,已经在这恶臭、阴暗的空气中退化成茂盛滋润的地衣或满地蔓延的苔藓。
——《带家具出租的房间》 ,欧·亨利
比喻,说到底就是“以其所知,喻其不知”。而知得清不清晰,深不深刻,有不有趣,喻体的选择和运用是关键。
钱钟书的看法是:“不同处愈多愈大,则相同处愈有烘托;分得愈开,则合得愈出意外,比喻就愈新奇,效果愈高。”
意思是,喻体和本体必须拉得足够远,这一看风马牛不相及,一旦找出特定语境下的神韵一点通,便能喻出新奇,喻得脱俗,让人有幡然醒悟的淋漓之感,终达“似和不似都奇绝”的境界。
6、她眼睛并不顶大,可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大话,大而无当。
——《围城》,钱钟书
7、这不是煮过鸡的汤,只像鸡在里面洗过一次澡。
——《围城》,钱钟书
8、桌面就像《儒林外史》里范进给胡屠户打了耳光的脸,刮得下斤把猪油。
——《围城》,钱钟书
9、我自己觉得,我的记忆好像被刀刮过了的鱼鳞,有些还留在身体上,有些是掉在水里了,将水一搅,有几片还会翻腾、闪烁……
——《且介亭杂文》,鲁迅
10、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边都已埋到层层迭迭,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
——《呐喊》,鲁迅
11、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呐喊》,鲁迅
12、他忍心的等着,他的钱像舞台上的名角似的,非敲敲锣鼓是不会出来的。
——《四世同堂》,老舍
13、花轿里破破烂烂,肮脏污浊。它像具棺材,不知装过了多少个必定成为死尸的新娘。
——《红高粱》,莫言
14、用大嫂的话来说,一次爱情就像吃一个巧克力壳的冰棍。开头是巧克力,后来是奶油冰激凌。最后嘴里剩下一个干木棍。
——《黄金时代》 ,王小波
15、她告诉我说,别人笑起来都是从嘴角开始往上笑,我笑起来是从左往右笑,好像大饭店门口的转门。
——《黄金时代》,王小波
16、有些人的脸,丑得像一桩冤案。
——木心
17、翻开的刀口像小孩的嘴唇。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王朔
18、那些年的日子像松紧带,一会儿短一会儿又长,又像三级跳远,有时每一步都能数清,有时一跃过去很多月,时间如同迅速贬值的钞票,面额很大不值什么。
——《看上去很美》,王朔
19、翌日清晨,全家都换上了补丁遍体的衣服,仿佛鱼的鳞片一样,我们像是四条可笑的鱼,迎着旭日游出了家门。
——《在细雨中呼喊》,余华
20、汪勃一张嘴像漏水的自来水龙头,滴滴答答不停地漏水。
——《洗澡》,杨绛
21、为什么你坐在那儿,看上去就像一个没写地址的信封?
——马克·吐温
22、我的心始终为你而紧张,为你而颤动;可是你对此毫无感觉,就像你口袋里装了怀表,你对它绷紧的发条没有感觉一样。这根发条在暗中为你耐心地数着你的钟点,计算着你的时间,以它听不见的心跳陪着你东奔西走,而你在它那滴答不停的几百万秒当中,只有一次向它匆匆瞥了一眼。
——《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茨威格
23、她的身体像小孩一样又像大人一样长得很奇妙。像一般人的身体浑身涂了果冻一般,白皙柔软的肉丰满地附着。手臂、大腿、脖子、肚子周围都真的膨胀起来,像鲸鱼一般的光滑。她的身体,简直就像夜里下了大量无声的雪一样,长了好多的肉。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村上春树
24、“最最喜欢你,绿子。”
“什么程度?”
“像喜欢春天的熊一样。”
“春天的熊?”绿子再次扬起脸,“什么春天的熊?”
“春天的原野里,你一个人正走着,对面走来一只可爱的小熊,浑身的毛活像天鹅绒,眼睛圆鼓鼓的。它这么对你说道:‘你好,小姐,和我一块儿打滚玩好么?’接着,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顺着长满三叶草的山坡咕噜咕噜滚下去,整整玩了一大天。你说棒不棒?”
“太棒了。”
“我就这么喜欢你。”
——《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
比喻要出奇出新,除了“形异神似”,还可以在“通感”上做文章。
也就是说,不只从视觉到视觉,从听觉到听觉,从嗅觉到嗅觉,或从味觉到味觉,还要如凌波微步般在多感官间切换流动,最终获得“五窍皆通”的舒爽感。
25、忽然,在空荡荡的房子里响起了脚步声,就如有人在地上倒了一筐乒乓球。(听觉+视觉)
——《白银时代》,王小波
26、但是她的声音却像一股风一样吹入了瞎子的内心,那声音如水果一样甘美,向瞎子飘来时仿佛滴下了几颗水珠。(听觉+触觉+味觉)
——《夏季台风》,余华
27、这蛙声,似失意的妇人,懒懒地在捣衣,那长杵举也举不起,就在石板上来去的磨动——这就是一片连续的池蛙声。(听觉+视觉)
——《蛙声》,焦菊隐
28、突然一阵鸟叫,好像迸溅的火星,洒满了山野。(听觉+视觉)
——《失去的金铃子》,聂华苓
29、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听觉)
——《荷塘月色》,朱自清
30、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析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听觉+触觉+视觉)
——《老残游记》,刘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