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貓咪只是活著!專家直指「養得活≠養得好」打造優質喵生還差這一步
尽量提供好的生活品质给自己的爱猫,来避免未来可能发生的身心健康状况,以及追求真正的人猫共好状态。 ingimage示意图
「养得活」不等于「养得好」。从事这一行,我们有时候会听到一种反应:「养猫哪有这么麻烦!?不就一碗饲料、一碗水、一盆猫砂的事情吗?」是的,这样猫咪就有达到最低生存底限,但这不表示他们过得好喔!至于是不是大家养猫都要追求让猫过得很好,倒不是我们应该要提供意见的事情,这篇想要告诉大家的是「做达到生活底限以上,看起来很多余的事情,对猫的生活品质是有可能有帮助的,而不是吃饱没事干」。
以人类来比喻一下:假设我只吃巷口的便宜自助餐,睡两三坪大的雅房,已经有达到生存底限,可以一直这样活下去都没问题。至于什么吃一两千元一餐、出国玩、买最新的iphone,这些都不是在满足生存底限,而是在追求生活品质。有必要吗?不一定,会爽吗?蛮爽的。
猫也是一样,「多做」的那些事有没有意义?很可能有。不做,猫会怎么样吗?也不一定100%会出事。不过我们的立场是鼓励有余裕的饲主,尽量提供好的生活品质给自己的爱猫,来避免未来可能发生的身心健康状况,以及追求真正的人猫共好状态。通常这类项目会有:环境丰富化、情绪辅助产品(并非每只猫都会需要)、适合这只猫咪的食物、对于压力源的协助调整等等。
举例来说,我们注意到有固定被提供逗猫棒陪玩或其他游戏的猫咪,通常整体情绪较佳,跟饲主感情较好,发生问题行为的机率也较低(类似主题的论文支持:行为学界大老Sarah Ellis在她2009的论文中提及「对圈养的猫来说,环境丰富化能预防及治疗问题行为,以及与行为相关的生理问题」)。所以从这边看,多做的事情可能是很有意义的。
那,如果饲主自己生活拮据又很忙碌,从自己的餐费硬是省下钱来给猫天天吃主食罐、咬牙买一堆玩具、或是在轮班后累得像条狗时,还要硬是打起精神陪猫玩,来确保「猫的生活品质」,这样合适吗?
我觉得这样也是有点本末倒置,应该是视自己状况来执行比较合理。对每只猫来说,几乎都有他自己觉得重要的项目,项目会因猫而异,甚至不见得是特别花时间或花钱的项目。若有意想要给猫好的生活品质,但自己的时间与资源较缺乏,平常是可以多多探索这类项目的。
例如这只猫一天的亮点,就是饲主起床时一起翻滚赖床,抱抱撒娇,然后十分钟猫就觉得心满意足。又或是饲主总是留意收集猫会喜欢的小物件(确定猫不会意外吃下去的),用来随时更新猫在地上的小玩具。这些都是不太额外花时间金钱的生活品质项目,也可以让猫过得更好。
您与您家猫咪有什么重要的生活品质项目,可以跟大家分享吗?不管是不是要花钱/花时间的都可以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