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近零碳示范区:为碳“归零”新生活
■ 海南日报记者 陈子仪
6月4日清晨,太阳光柔柔地铺满东屿岛,屋顶上一片片深蓝色的光伏板被依次唤醒,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也随之而来。
博鳌近零碳示范区,这个位于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的我国首个近零碳示范区,开始了全新的一天。
早上7时许,位于东屿岛西部的栈道已经有了不少晨跑的人。这条长2.2公里的栈道沿河修建,一侧是风景如画的万泉河水,一侧是错落有致的森林公园,是不少市民游客运动休憩的好去处。
早上11时许,在博鳌亚洲论坛大酒店的厨房里,厨师长刘苏熟练地打开电炉,舀了一些油加入锅内,开始制作当天的午餐。“跟以往用燃气灶相比,油烟味少很多,使用更加方便、环保。”刘苏说。
目前,东屿岛上的所有酒店厨房都进行了电气化改造,厨房电气炉灶的最高功率可达35千瓦,并且有调温度器,厨师操作时可调试温度。刘苏告诉记者,电气炉灶具有能效高、加热快等优点,并避免了燃气泄漏等风险。
中午1时许,气温逐渐升高,尽管户外阳光刺眼,但酒店的房间里空气干燥、气温舒适,不少客人正在休憩放松。
这样舒适的环境得益于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增设了智能灯控、空气质量检测与发布、建筑设备监控、智能客房和能源管理等多套智能系统。这些系统全时段连接着东屿岛上所有制冷设备,并监测酒店、客房、会议中心等重点场所的空气质量。当空气质量及温湿度不达标时,集成系统会连锁开启新风机组及空调制冷机组等相关空气处理设备,在实现节能降耗的同时提升室内空气质量和体感舒适度。
傍晚5时许,在东屿岛的西面,形如四个“大斗笠”的驿站——椰林聚落成为了市民游客的好去处。这个竹制驿站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海南传统斗笠,应用了高性能、环保的竹钢作为骨架,镂空的建筑形态促进空气流通,在林间搭起了一片阴凉之地。
在斗笠的顶上,覆盖着一片片“正方形鳞片”。这些“鳞片”是为了这个驿站特别定制设计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总计1518块。与常见的黑色不透光发电板不同,它的透光率达20%,既能保障驿站内部光线充足,同时又能为驿站内部供电。
夜幕降临,在三江入海口的观景台上,灯带亮起来了,白日里熙熙攘攘的东屿岛恢复了宁静。在这里,垃圾可回收、厨房不油烟、屋顶能发电成了东屿岛的新生活方式。(海南日报博鳌6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