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新能源产业产值破千亿 已建在建20个“近零碳”示范项目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周妙妙 深圳报道

近日,深圳市福田区举办首场碳金融沙龙活动。

目前,福田区已建、在建20个“近零碳”示范项目,并入选广东省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数量居深圳市第一,在全市近零碳示范项目中场景覆盖最全。

同时,新能源产业已成为该区“二次创业”瞄准的新方向之一。深圳市福田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庞勤在活动上介绍,2023年该区新能源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增加值超全市1/5,居深圳各区第一。

创新“总部+研发+示范”模式

当无人机驶过福田区委大院上空,一个醒目的“福”字呈现在2500平方米的光伏太阳能设备上。“福”字所在地是“光储超充、车网互动”一体化示范站。这里不仅是“近零碳”示范标杆,同时也是福田“总部+研发+示范”模式下的典型案例。

“该项目引来了多个国家相关人士前来参观,一家公司的逆变器产品也因展示而被卖断货。”庞勤称。

据悉,该项目的运作模式是,福田区政府聚合金融机构、新能源总部企业、研发机构等多方力量,将区委大院停车场改造为“光储超充、车网互动”一体化示范站。

与此同时,基于这一项目的标杆示范作用,区委大院停车场也成为福田区政府整合新能源等领域多元化先进技术和产品的地点之一,并成为对外集中展示的重要窗口。

从经济账的角度来看,这一模式也实现了较好的效益。庞勤介绍,一方面,政府端实现“零投入”;同时,提供技术、产品、运营服务的企业也能获得较好收益。

在庞勤看来,这一案例中出现的先进产品和服务运作方式也可以进一步地落地应用在更多综合性场景,形成更广泛的示范效应和拉动作用。

将视野再放大至整个福田区,中广核集团、华为数字能源、深圳能源、深圳燃气、禾望电气等能源企业总部集聚;西门子能源深圳创新中心、港华能源研究院、中创新航研究院等研发机构扎根。

福田区打造千亿级产值新能源产业集群,是在总部经济和研发创新的产业发展战略基础上,通过“有为政府”的助力,整合多方资源形成示范拉动效应而实现的。

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绿色生产力形成

在“总部+研发+示范”这一创新模式推动供需适配的同时,福田区发挥其生产性服务业优势,将金融资源持续引向绿色低碳领域。

今年3月,人民银行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深化绿色金融区域改革。

气候投融资试点便是推动绿色金融区域发展的重要探索。所谓气候投融资是指为实现低碳发展目标,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资和融资活动。

早在2022年8月,深圳福田区获批全国首批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

通过在产融对接等关键环节发力,福田以“建设一个项目库、构建一套政策体系、打造一批关键载体、创新一系列产品”,推动实现经济、气候和社会效益多赢。

据悉,深圳建立并不断扩大国家(深圳)气候投融资项目库规模。自2022年以来,深圳已完成两批项目征集工作,筛选并确定196个项目入库,对应融资需求达411亿元。其中,项目申报主体注册地或项目建设地为福田的达到34个,对应融资需求占比过半。

同时,福田通过绿色金融创新,探索引导更多资金涌向绿色低碳领域。据介绍,福田区已出台绿色金融风险补偿管理实施办法等支持政策、发布全国首只绿色金融指数、成立国内首支“碳中和”专业投资基金、设立全国首只碳中和慈善信托、落地全国首笔组合式碳资产回购交易业务、打造国际首个绿债环境效益信息平台等。

区域内的金融机构通过创新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产业供应链金融服务等,为绿色产业从研发到生产全产业链条赋能,形成产业“合力”,进一步推动经济绿色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