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社会讲解如何摆脱“野路子”标签?

“价格高”“讲解不专业”“无故取消服务”……据7月27日《法治日报》报道,暑期博物馆热度居高不下,为了更好地参观游览博物馆,不少游客在馆方讲解不足时选择购买非馆方讲解,然而服务质量却不佳,这引起社会热议。

近年来,一到假期,各地博物馆就会迎来参观高峰,一票难求更助推了讲解服务的稀缺。当馆方讲解的数量难以满足现实需求,非馆方的社会讲解服务便获得了商机,也让参观者有了更多选择。

相较于馆方讲解的规范化和专业性,社会讲解往往良莠不齐,其中不乏虚假内容、专业性和规范性差等问题,特别是“戏说历史”还带偏了参观者对历史文化的正确认知。这些行为不仅扰乱市场秩序,也损害了消费者利益,留下“想看的东西都没有看到,想听的内容也没有听到”的遗憾。

作为官方讲解服务的补充,社会讲解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因而,采取综合性措施促进其规范化发展,让观众权益得到保障、让市场良性竞争、让历史文化回归真实面貌,才是社会讲解服务的出路。

2023年,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博物馆讲解服务工作水平的指导意见》指出,要规范引导社会讲解服务。为此,各级文物部门应逐步建立所在地区博物馆社会讲解准入管理和监管机制,推动其规范有序发展。各地博物馆可以探索申请备案、培训考核、持证上岗等机制,将信用良好的社会讲解个人或团体列入“白名单”统一管理。

在这方面,上海的办法值得借鉴。去年,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率先试点博物馆向持证导游开放带团讲解,为市民游客带来更多元、更广泛的“博物馆+”体验。此外,深圳为更好地满足观众聆听讲解需求,优化馆内公益性解说服务也是一种有益探索。当地各博物馆引进智能机器人讲解员,从效率上看,机器人在记忆和输出数据方面存在更多优势,解决了以往人工现场错误率高以及不便多形式展示的痛点。再如,增加志愿者或公益解说的场次,或者建立自导式解说系统,以此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博物馆中的讲解服务可以让“沉睡”的展品“活”起来,有助于参观者更好地体验时空交错中的历史文化魅力。在文博热、考古热的当下,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需要有更多打开方式,而持续增加社会讲解服务的供给,也是一个必要环节。期待各地有关方面能够多一些尝试,让社会讲解在合规中得到发展。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