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通识教育专家:中西博物馆立足点不同

本文转自: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于110周年之际举办的“积厚流广——国家博物馆考古成果展”上,一件件考古出土文物被陈列在展柜中,诉说着中国现代考古学发展历程。博物馆通识教育专家姜松说:“在现代考古事业形成后,众多考古发现汇集到这里,代表国家形象向外展出。”

姜松认为,中国的博物馆事业依赖考古挖掘,依赖丰厚的历史遗存。这造成了西方博物馆与中国博物馆的不同。“西方的综合性博物馆着眼于整个人类文明。它们的发展与殖民历史分不开。”姜松说,“中国的博物馆更多立足于中华文明来进行布展。”

那么,着眼全球收藏的西方博物馆是否在藏品扩充上具有更多优势呢?姜松认为,在早期,西方国家博物馆因种种历史因素的确占据优势。“卢浮宫的藏品有许多是在拿破仑时期通过战争掠夺得到的,比如,意大利名画《加纳的婚礼》就是被拿破仑军队从威尼斯带到法国的。”

姜松认为,中国的博物馆确实已错过扩展全球化藏品的最佳时机,但近年来新的考古挖掘,例如三星堆,带来了大量精彩文物。在“西方中心主义”受到挑战的当下,这些承载中国历史文化的宝藏重要性更加凸显。中国博物馆尽管起步晚,但布展水平、收藏等级并不弱于西方。“只要立足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国的博物馆就能做得独特、精彩。”姜松说。(赵 霜)